竹市富禮國中鄰近香山溼地 探索課程親近家鄉濱海生態

新竹市富禮國中因鄰近香山溼地,校方就地利之便,多年來由教師自發性辦理「師生社區倡議,護海行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深入認識在地家鄉、認識濱海生態環境。(富禮國中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新竹市富禮國中因鄰近香山溼地,校方就地利之便,多年來由教師自發性辦理「師生社區倡議,護海行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深入認識在地家鄉、認識濱海生態環境,結合水資源回收、消失的香山蚵、濱海輕旅行等3大議題設計成雙語課程,啓發學生永續環境思維,發起「社區海洋倡議」的行動實踐作爲。

富禮國中校長塗靜娟指出,富禮的「禾日山探索課程」已執行近5年,結合外師雙語課程並納入108課綱及SDGs永續精神,跨域且適性多元的課程,期盼每位學生能展現自己所學,成爲具備社會關懷力的未來世界公民。

新竹市富禮國中因鄰近香山溼地,校方就地利之便,多年來由教師自發性辦理「師生社區倡議,護海行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深入認識在地家鄉、認識濱海生態環境。(富禮國中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新竹市富禮國中因鄰近香山溼地,校方就地利之便,多年來由教師自發性辦理「師生社區倡議,護海行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深入認識在地家鄉、認識濱海生態環境。(富禮國中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此次老師們帶着學生沿着學校附近的17公里海岸線香山路段騎乘單車實地踏查,途經「香山溼地生態館」、「螃蟹步道」及「新竹市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

其中,水資源回收中心桌遊教學課程、回收水的再利用方案、賞蟹步道實景觀察課程,讓學生們做中學及反思環境永續與生活的關聯,培養思辯力及對環境永續的社會關懷力。

地理科老師邱燕玉說,禾日山探索課包含一系列探討環境保育、海洋生態、經濟產業、永續城市等相關議題,結合地理、生物、地科的課程將課本中枯燥無聊課文轉化爲實地踏查的生活學習,建立學生的先備知識,再鼓勵學生以英語互動式溝通,進而反思環境議題。

數學科老師葉明智則將香山蚵近10年的減收數據,結合新竹科學園區開發及海洋生物驟減的關聯,以數據表的方式呈現,成爲數學課程的真實教材,引導學生在數學數據分析的學習中,也同步反思生態環境保育與人類科技發展的關係。

另在社區倡議的學生宣傳語詞中,7年級的同學庭瑜說,「希望人類要學習尊重地球上的其他物種生態」;佩珊說「海洋廢棄物的活化再生可以讓地球生命延長」、安茹說「希望下一代仍舊可以擁有美麗的地球」。

教育處林立生處長表示,富禮國中長期推行海洋在地課程,培育國中階段的學生愛鄉愛土情懷且擴及社會關懷的永續思維,給予相當大的肯定。此外,社區倡議護海課程,更讓學生學到融入國、英、數、自、社的戶外活動課,是1場充滿思辯及正義的環境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