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府古蹟無法擴建 遷建市政大樓話題再起
新竹市政府大樓「新竹州廳」爲現存唯一國定古蹟市府辦公大樓,議員昨質詢指出,局處分散在南寮、巨城、舊法院等處,民衆洽公舟車勞頓。記者黃羿馨/攝影
新竹市「新竹州廳」爲現存唯一國定古蹟市府辦公大樓,但受限古蹟無法擴建,多個局處分散在外,民代昨也質疑市府近期花6億元購置工務處辦公廳舍,不符成本效益。市府迴應,6億元涵蓋有償撥用與工程經費,未來將重新檢視新建市政大樓可能性。
另,國定古蹟「臺中州廳」是昔日臺中市政府,在前市長林佳龍任內,與文化部簽署意向書,推動臺中州廳轉型爲國美二館,不過市長盧秀燕上任後收回,2020年封館修復迄今。臺中市文資處指出,一期主體建築2024年完工,二期景觀工程預計明年7月完工,臺中市文化局將於8月進駐。
新竹市議員吳旭豐昨在議會質詢指出,市府行政空間不足與多個局處分散在南寮、巨城、舊法院等處,不僅民衆洽公不便,也加劇員工通勤時間成本。以臺中、新北爲例,打造新的行政中心可集中服務、提升效率,也能形塑城市新核心,呼籲竹市利用財劃法補助挹注,爲市民長遠投資。
吳旭豐也提及,市府近期以6億元經費在東區世紀鑫城購置新的工務處辦公空間,但該建物原本並非爲行政辦公規畫而建,導致追加裝修改造成本,市府應清楚說明購置理由、成本效益等。
竹市府財政處迴應,世紀鑫城基地使用分區屬「科技產業專用區」,地方政府申請撥用應採「有償撥用」,撥用房地金額約3.2億元,加上空間裝修及相關設施共6.2億元。透過有償撥用可大幅縮短取得時程,有效解決目前空間不足問題,同時提升公有資產利用效率。
至於未來是否遷建市政大樓?代理市長邱臣遠說,市府過去曾辦相關可行性評估,但近年因園區蓬勃發展、人口持續移入等條件變化需要重新檢討。市府都發處指出,將以組織改造後的各局處人力來進行實質評估,提升辦公與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