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辦理逾百場臺語課程活動 動物園內上課最有趣

新竹市政府提供臺語學習資源,建構學習情境,去年至今辦理逾百場親子共學等課程,其中在動物園內的課程最有趣。(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文化部去年起推動全國臺語家庭徵集,以集點獎勵金機制,鼓勵民衆在家庭生活中廣泛運用臺語,新竹市政府爲協力推動此計劃,特別提供臺語學習資源,建構學習情境,去年至今辦理逾百場意識培力、親子共學等課程,並結合竹市藝文活動加入集點行列,擴大效益。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母語承載的歷史與文化,是這塊土地上不能取代的一部分。學習臺語,不只是語言學習,更是生活智慧的傳承與一種生活方式。

竹市臺語家庭推廣計劃以「臺語生活運用」概念爲主軸,辦理親子臺語繪本故事共讀、臺語手作課、臺語意識培力課程、臺語市集、臺語親子劇演出、臺語營隊、在地走讀等活動,從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等,營造友善母語環境。

文化局表示,竹市臺語家庭「說故事課程」以繪本結合遊戲,將上課場域直接搬到戶外,更貼近生活。以新竹市立動物園爲例,臺語家庭在園內大樹下圍坐聽故事,親子再透過動物圖卡尋找動物蹤跡,並用鉛筆將動物的尾巴畫下來,用臺語分享觀察心得。

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語言學習課程與以往截然不同,生動又有趣;老師也補充,無論是大人或孩子,對動物園都有特別的情感。課程以「動物的尾巴」爲主題設計活動,讓孩子觀察不同動物尾巴的形狀與特徵,並透過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引導親子一同學習與探索。

文化局提到,臺語繪本多元的故事情節、人物、場景能激發孩子想像力及情感共鳴,「臺語說故事」將繪本結合手作、五感刺激、瑜珈、戲劇等元素,讓繪本躍於書本與文字之上。

文化局指出,竹市設置青少年館、香山分館及動物園分館等推廣點,配合文化部發放「講臺語禮包」,並在部分區域佈置臺語學習情境,民衆除了認識圖書館的環境外,透過臺語語句及特色小吃臺語名的九宮格拼圖,在輕鬆遊戲的氛圍中提供親子與民衆隨處可得學習臺語的機會。

文化局補充,自竹市推動臺語家庭推廣計劃以來,課程、營隊及各項活動提供逾2600人次參與共學,顯示民衆在「做夥耍」的情境中一邊學習、講臺語的積極效益,讓臺語在家庭、社區以及整體社會持續紮根發展,落實文化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