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愛老津貼/學者、民團籲活用老年人力、盤點需求

新竹市政府計劃明年編列1億元「愛老津貼」經費,將發放不符「安老津貼」資格的長者每人1萬元,有學者、社福團體肯定會讓長輩有感,但也盼市府逐年盤點政策是否符合需求,且建議活用老年人力,協助長者開啓「第三人生」。

明新科大樂齡服務產業管理系副教授古旻升說,新竹市計劃發放1萬元津貼,確實會帶給長輩幸福感,若市府預算足夠,且有排富機制,他會給予支持。建議市府更要積極盤點與活用老年人力,否則經濟都壓在中青年身上,國家早晚會破產。

古旻升說,市府除應多方檢視老年政策,例如醫療服務、交通資源等是否符合長輩需求,照顧老年的休閒生活,也建議要盤點樂齡長輩人力情形,讓這些滿65歲以上的人力,可以再爲產業或社區所用,讓老年人力更加活絡,他認爲會更有意義。

「應積極成就長者的第三人生」,古旻升提到,現代人平均壽命已經往後,超過80歲,許多剛滿64歲的長者仍有體能與活力,「生活不應該留下空白」,建議市府從政策着手,也讓這些退休人力能更有所發揮,進而帶動城市發展。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主任劉玫伶表示,地方政府財源不一,老人福利的項目與內容也各有不同,新竹市政府願意針對原本不符安老津貼資格的長者,去發放愛老津貼,她個人給予肯定,但也期待相關社福政策永續,不要是因爲選舉年才發放。

劉玫伶表示,超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需求或使用情形變化可能較大,老人福利政策若5、6年都未檢討,可能不符實際需求,提醒政府機關要在年底時盤點,若實際需求比預期多或少,就應該在隔年度調整、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