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2026年總預算案歲入歲出雙創新高

新竹市政府「2026年總預算暨附屬單位預算案」近日已編制完成,歲入編列467.27億元、歲出437.16億元,均爲歷史新高。(陳育賢攝)

新竹市政府「2026年總預算暨附屬單位預算案」近日已編制完成並送入新竹市議會審議,市府主計處表示,明年總預算案仍嚴守資源妥適分配及財政紀律原則編制,歲入編列467.27億元、歲出437.16億元,均爲歷史新高。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新竹市近年人均繳稅全國第1,對國家經濟貢獻卓着,但長期以來上繳稅額配回率僅3.5%,爲全國最低。爲此,市長高虹安已多次率團赴立法院爭取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併成功促成修法。新版財劃法將地方稅收貢獻度納入考量,使竹市統籌分配稅款獲得提升,這是對竹市長期不公平待遇的補償。

主計處指出,此次總預算案,歲入編列467.27億元、歲出437.16億元,均爲歷史新高,而歲入歲出賸餘30.11億元,除部分用以償還以前年度債務外,主要考量此次中央分配地方一般性及計劃型補助款,多屬暫列性質,最終仍須以2026年度正式覈定數爲準,爲避免因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繼而調升竹市財力等級,導致原編數與實際覈定數差異過大須改以市款支應,故保留部分經費以爲因應。

主計處進一步指出,因應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訂暨中央與地方事權移轉對竹市財力影響,市府團隊仍秉持「穩健施政、以民爲本」的核心價值,持續推動各項有感政策,歲出預算主要涵蓋「交通改善」、「教育文化」、「社會福利」及「經濟建設」4大領域。

主計處表示,交通改善方面,市府明年度預算將優化市區公車系統,補助業者升級電動低地板公車、擴增智慧站牌與候車亭、提高公車業者營運成本及司機薪資補貼等,以穩定市區公車營運並提升服務品質。另也將持續增設YouBike站點及購置一般及電輔車,鼓勵低碳運輸;建置智慧交控系統;闢建人行道、通學步道;推動六甲橋拓寬等。

教育文化方面,明年預算編列0至6歲育兒津貼加碼1000元所需經費;補助公私立幼兒園設班及延長照顧服務及建構平價優質幼教環境;推動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及新(整)建校舍工程;優化運動設施與校園網路環境及舉辦藝文展覽活動。

會福利方面,明將發放愛老津貼每人1萬元,並透過提高敬老卡及愛心卡點數及使用範圍;充長照與共餐據點及服務、增設公共托育、規劃興建赤土崎親子館;擴大療育訓練補助對象由現行0至未滿6歲延長至未滿18歲。

經濟建設方面,持續改善相關基礎建設,包括市區道路路平計劃、公有道路照明品質提升、新闢道路用地及巷道打通、污水下水道建設、既成道路徵收及橋樑拓寬,並同步推動「雙城振興策略」及「振興經濟消費金計劃」。此外,首度編列里長公務電動機車及各里12萬元基層建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