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河馬Thabo去世 動團:囚禁不能取代真正保育

臺北市立動物園侏儒河馬「Thabo」。圖/北市動物園提供

臺北市立動物園侏儒河馬近日離世,亞洲善待動物組織今天表示,囚禁不能取代真正的保育,呼籲民衆抵制觀看明星動物,並建議將展演動物福利納入課綱,民衆纔會真正瞭解動物。

臺北市立動物園去年11月自新加坡動物園(MandaiWildlife Group)引進2歲的雄性侏儒河馬Thabo,並在今年1月起安排牠見客;10日凌晨離世,初步解剖顯示是營養不良加上感染等原因導致。

動保團體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Asia)倡議專員林婷憶告訴中央社記者,侏儒河馬是熱帶動物,11月引進之後臺灣入冬,天氣轉冷,且侏儒河馬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原本會在沼澤、叢林休息,現在卻要在陽光下見客,都違反其天性,自然不利於健康成長。

她說,根據長年記錄大自然、動物的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資訊顯示,野生的侏儒河馬本可活到40歲,如今Thabo 2歲就離世;雖然動物園之間引進物種,多會以保育、教育或研究等爲理由,但是卻沒有顧及動物本身生存所需環境、天性,已有所違背。

林婷憶強調,亞洲善待動物組織呼籲臺灣民衆,不論身在何處,都應抵制任何以囚禁動物作爲營利手段的場所;而這需要從教育着手,臺灣目前對動保的理解,似乎仍以犬貓寵物爲主,曾與教育機關接觸,似乎對展演動物福利尚無概念,建議應納入課綱,民衆纔會真正主動去理解動物,而非看熱鬧而已。

此外,林婷憶補充,亞洲善待動物組織也會提供協助,幫助任何動物園將動物轉移到庇護所,以利在更符合自然習性的生活環境存活;例如菲律賓某動物園將社羣動物大象單一飼養、泰國某商場圈養大猩猩,環境都違反天性,亞洲善待動物組織曾表達願意協助轉移,可惜未獲同意,前者菲律賓的大象2023年12月已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