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河馬湯包來臺4個月病逝 食物碰到藥就拒吃連最愛蘋果也不要
記者李依融/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侏儒河馬「湯包(Thabo)」10日清晨離世,牠去年11月才從新加坡來臺,然而今年2月發現小傷口逐漸不願意下水。動物組組長吳立信表示,湯包對食物非常謹慎,只要塞過藥就完全不碰,由於投藥困難加上不願進食,最終病情每況愈下而離世,初步解剖結果爲營養不良及感染。
吳立信解釋湯包的病程,今年2月11日湯包腳部出現小傷口,園方立即投藥治療,然而湯包對於藥物非常敏感,一旦發現食物中被摻入藥物,便拒絕進食,「一開始湯包很喜歡吃蘋果,但牠會翻開每一樣食物檢查有沒有藥,只要有沾上一點點就不吃,後來連沒有摻藥的蘋果也拒絕食用。」後來保育員甚至必須把每一樣食材攤在地上,讓湯包自己選擇,有時候可能只選擇1、2樣少量進食。
▲湯包對藥味很敏感,只要發現沾到一點點,就拒絕進食。(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腿傷未愈加上進食狀況不佳,導致湯包的營養狀況逐漸惡化,不過吳立信說明,湯包對於食物與藥物謹慎,但對人並不怕生,保育員可以近距離接觸與採血,「但是湯包真的對藥味太過敏感,在投藥上帶來極大困難。」此外,獸醫室主任鄭秋虹表示,雖然湯包已經很適應環境,但不代表牠的身體可以接受面臨的細菌,也可能是個性敏感、進食不佳,抑或是臺灣冬天寒冷,種種情況造成感染的病況難以克服。
雖然生病的湯包有保育員24小時輪班照顧,但牠最終仍在3月10日上午4時22分離世,這讓大家都非常難過。經過初步病理解剖,確認其營養不良並遭受感染,但詳細的內容仍須進一步瞭解。
▲湯包能接受保育員近距離接觸,甚至是採血,但是投藥卻是大困難。(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湯包來自新加坡動物園Mandai Wildlife Group,2024年11月19日從抵臺,經過1個月的檢疫期與新居環境適應,於1月19日在非洲動物區亮相,同時牠也是泰國爆紅侏儒河馬「彈跳豬」的舅舅。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侏儒河馬在IUCN分類中屬於瀕危物種,臺灣目前共有2公7母的個體,然而族羣很小大多來自少數父母,近親繁殖問題日益嚴重,加上個體年齡逐漸老化,維持族羣多樣性尤爲重要,因此在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AZA)及美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ZA)的跨區域合作計劃下,與新加坡動物園合作引進湯包。
▲由於臺灣的侏儒河馬族羣小、有近親繁殖的情況,因而湯包的加入則尤爲重要。(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針對湯包離世的憾事,曹先紹表示將與新加坡動物園保持緊密合作,收集相關經驗和資料,提升未來的照養和管理技術,未來動物園間將保持合作,不僅限於動物交換,更重要的是共同維持瀕危物種的族羣,臺北動物園將持續與國際夥伴合作,推進保育工作,避免類似悲劇再次發生。
▲侏儒河馬的皮膚很需要水的滋潤,湯包一開始很喜歡下水,也不在意遊客靠近玻璃觀看,然而自從受傷後就漸漸不願意下水。(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