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強戒人員免走“回頭路”

來源:法治日報

從全縣有吸毒史人員最多到復吸率全縣最低。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魚嶽鎮社區戒毒康復中心主任遊姣,現在越幹越有信心。

遊姣的底氣,來自全縣各單位的緊密合作,更來自湖北省獅子山強制隔離戒毒所、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省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及咸寧市強制隔離戒毒所的專業指導和強力支撐。

“每年,四家強戒所的工作人員都會定期回訪我們社區戒毒(康復)學員,爲他們提供心理支持、幫助消除誤解和障礙。”遊姣告訴《法治日報》記者,這種“所地”合作與資源共享,爲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打造了一個更加完善的支持系統。

從鄂東小鎮魚嶽到繁華都市、廣袤鄉村,這樣的支持體系,正在湖北全面構建。

“我們不斷健全和完善以強制隔離戒毒爲主體、以戒毒康復和後續照管爲兩翼的‘一體兩翼’工作佈局,一體推進所內戒治向所外延伸,持續提升教育戒治工作質效,努力開創湖北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現代化發展新局面。”湖北省戒毒管理局局長戴智文說。

科學促戒治

“我想試試。”熊某主動報名參加演講比賽時,管教民警高晗注意到,他眼中躍動着光。

剛進入襄陽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時,熊某意志消沉,情緒低落,鮮與人交流。高晗多次與他談心,並將情況反映到所裡。

襄陽市強戒所迅速制定“一人一策”幫扶方案,從思想引導到生活照料全方位幫助教育熊某。熊某逐漸打開心扉,主動參與學習。

今年2月,熊某父母給襄陽市強戒所送來錦旗:“管教有方暖人心,親情接見似親人。”

類似矯治故事,在湖北司法行政戒毒系統還有很多。近年來,湖北深化以科學戒治爲核心的統一戒毒模式,不斷創新教育戒治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戒治質量。

“我們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上,還體現在把吸毒人員戒治好上。”長期致力於推進場所科學戒治的湖北省沙洋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達世君體會很深。

2024年,達世君撰寫的《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癮程度量表的編制與應用》被權威期刊發表,其主持研發的《男性甲基苯丙胺類戒毒人員復吸傾向量表》被國家版權局登記。

湖北省戒毒管理局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高校合作研發推廣戒毒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已獲批5個全國優勢教育戒治項目。

湖北省女子強戒所承擔的全國優勢教育戒治項目已順利通過驗收並獲評優秀等次,省獅子山強戒所成爲全國12個優勢教育戒治項目實踐教學點之一,省內基本形成“教育適應期動機激發—康復鞏固期系統脫敏—迴歸指導期家庭治療—銜接幫扶期延伸干預”的工作鏈條和整合模型。

數據顯示,湖北省教育戒治優勢項目數量現位居全國第二,數據治理質量躍居全國第三。

“全系統順利實現從‘收得下、管得住、不出事’向‘教育精、品牌優、矯治好’的跨越。”湖北省戒毒管理局副局長周水慶說。

後續優照管

“民警見面日;時間:每週四(節假日順延);預約電話……”走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龍泉街道龍泉社區禁毒工作指導站,門口告示牌很醒目。

“我們組織成立後續照管幫扶團隊,每週四在指導站裡爲出所社戒人員及家屬提供諮詢服務或迴歸幫扶。”在湖北省獅子山強戒所教育科科長張濤看來,戒毒人員走出戒毒所那一刻,挑戰才真正開始。

今年1月,湖北省獅子山強戒所聯合公安機關在龍泉社區掛牌成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積極探索戒毒康復社會化延伸新路徑。

“依託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利用司法行政戒毒機關專業和資源優勢,有助於我們提高對社戒社康人員的服務能力。”龍泉街道平安辦負責人陳金波認爲這是“雙贏”。

這樣的“雙贏”,也出現在數十公里外的百步亭社區文卉苑小區。

文卉苑小區是江岸區乃至武漢市最大的廉租房與經濟適用房小區之一,毒情形勢一度嚴峻。依託江岸區公安分局百步亭派出所沈勝文警務室,武漢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掛牌成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爲出所戒毒人員、社戒(社康)人員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就業指導等後續照管服務,有效降低復吸風險,提升操守保持率。

“公安、戒毒、社區等緊密配合、優勢互補,共同融入黨委領導的禁毒戒毒工作大局,推動了文卉苑由‘亂’到‘治’。”沈勝文說。

目前,湖北司法行政戒毒系統依託地方黨委、政府已建立81個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建成“金鳳凰聯盟”“金橋之家”“春筍家園”等跟蹤幫教平臺23個,通過簽訂幫教協議、不定期回訪調查,實現強制隔離戒毒與社區戒毒(康復)無縫對接。

就業助新生

水流沖走泥沙,車身噴上泡沫,海綿打圈擦拭……初夏,湖北宜昌,葉亮和工友們正認真清洗車輛。

洗車店有個別緻的名字:點亮新生·愛心領航。店裡員工多爲社區戒毒(康復)人員。

2016年從湖北省沙洋強戒所解戒的葉亮,在各方支持下,於2018年註冊成立了點亮公益戒毒工作室。

近7年來,工作室通過洗車店、餐飲店、生薑基地等項目累計幫助32名戒毒康復人員自主創業、187人實現就業,爲戒毒康復羣體探索出一條由“戒毒人員—公益禁毒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組成的迴歸之路。

前不久,葉亮的故事走出國門。在第68屆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會議期間,國家禁毒辦播放點亮公益工作室視頻,介紹中國戒毒康復工作經驗。

就業是戒毒人員解戒出所、迴歸社會的關鍵一步。爲幫助更多戒毒康復人員迴歸社會,湖北省戒毒管理局積極爭取省人社廳支持,將戒毒人員納入就業創業培訓補貼政策範圍,督促各單位與屬地勞動、財政等部門協調落實補貼政策,辦理相關手續,理清合作程序,落實項目內容。

2024年,湖北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累計舉辦西式糕點、美容美髮、社工護工等職業技能培訓29項34期,參加培訓1472人次,獲證1374人次,獲證率達93.34%,全年開展就業推介37期。

在湖北省沙洋強戒所公安縣鬥湖堤鎮社區戒毒(康復)指導站和“愛心家園”就業基地的幫助下,張某和位某加入當地一家電氣公司。今年初,他們憑藉出色的工作表現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榮獲“優秀員工”稱號。

“我們會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戒除毒癮,好好工作,就一定能夠走向新生。”張某說。

(記者 劉歡 劉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