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惠企打造高原特色產業體系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特別是西藏第十次黨代會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出臺系列重要舉措,加強中小企業孵化培育、成長扶持,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策賦能
2022年10月,西藏尚廚炊具科技有限公司從籌備到成立僅用了1個多月。這樣的高效率,讓從浙江來西藏投資的公司董事長蔡帥龍始料未及。“企業從廠房選址、改造到設備運輸、投產等全過程,都離不開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與有關部門的大力協助。”蔡帥龍說。
高效的協同,源於西藏建立的民營經濟工作協調機制。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京彩介紹,自治區政府在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建立起由40家單位組成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完善了民營企業“問題收集—辦理—反饋—跟蹤問效”閉環工作機制,從多個方面迴應民營企業的關切和需求。
同時,西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西藏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出臺和執行,表明西藏正全面清理和整改違規設置市場準入壁壘的各類規定和做法。
在西藏,民營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副書記次仁卓嘎介紹,今年7月1日,《西藏自治區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印發。該措施從10個維度明確了一系列助企惠企具體措施,爲中小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西藏自治區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武說:“工商聯深入民營企業開展活動,與政府部門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推動部門與企業面對面協商、點對點破題。”
舉措給力
走進拉薩啤酒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新改造升級的生產線包含灌裝機、封口機、巴氏殺菌機、全自動膜包機等各類設備,是目前國內較爲先進的聽裝啤酒生產線,完全達到節能減排的要求。“拉薩啤酒投資8000萬元進行設備改造後,還申請了400餘萬元西藏自治區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拉薩啤酒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明說。
自2020年起,設立西藏自治區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出臺《西藏自治區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樑慶介紹,自設立以來,自治區財政累計落實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4.7億元,通過以獎代補、運費補貼等方式惠及企業超500家。
西藏多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藥品、特醫食品、醫療器械等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醫藥製造企業。爲助力企業經營發展,國家稅務總局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通過稅企溝通平臺、電子稅務局等渠道,主動向企業宣傳解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相關稅收政策,並組織業務骨幹深入企業,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爲企業建立“一戶一檔”成長檔案,全程跟蹤服務。
西藏多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芳說:“這些舉措不僅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也讓更多資金用於科研創新。”
針對民營企業融資問題,西藏建立了自治區、地(市)、縣(區)三級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工作機制,全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問題。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走訪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29.74萬戶,1.2萬戶獲得貸款,金額達270億元。
高原沃土
高原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欠發達的發展實際,是客觀存在的困難。但中央賦予西藏的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和西藏自治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所付出的努力正讓高原慢慢變成發展沃土。
一座座現代化溫室大棚拔地而起,產自西藏的蘆筍、車釐子、矮化蘋果等蔬果遠銷國內外。在綠之源、西普農業、戈壁田園、蒙草等民營企業的努力下,山南市扎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沙荒地變成了一個個設施農牧業園區。
自2019年成立以來,西藏綠之源現代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千畝地塊已獲得有機認證。“西藏沙地裡種出的高品質有機蘆筍得到市場廣泛認可,後期有望正式進入香港市場,預計周供貨量爲500公斤至1000公斤。”西藏綠之源現代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喻瑩說。
因爲看好高原的政策環境和獨特的市場,西藏清匠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在山南市成立,專注於高品質製氧機的開發與供暖系統的研發製造。
助力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東風和有力舉措也催生了高原人創新創業的熱情。走進那曲市“牧人寶庫”藏茶館,這裡陳列着3000多件民俗實物,展示了藏北遊牧文化獨特的民俗風情。來自比如縣扎拉鄉的藏茶館主人珠珠,從18歲便開始收藏各類民俗實物。珠珠說:“開業後,藏茶館就成爲熱門打卡點,每月營收20萬元以上。”珠珠還想進一步擴大規模,把更多“寶貝”陳列出來,讓更多人瞭解藏北傳統遊牧文化,爲遊客提供文化交流的平臺。
截至今年6月份,西藏經營主體總量達58.43萬戶,其中私營企業14.72萬戶、個體工商戶42.55萬戶、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16萬戶。民營經濟在西藏經濟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有力支撐起具有高原特色的產業體系。(經濟日報記者 代 玲 張博雅 李萬祥 崔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