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偏鄉學童近距離觀察鯨豚 花蓮多羅滿公益航線啓程

在多羅滿賞鯨安排下,「公益海洋教育航班」今開航,學生們搭乘賞鯨船進行海上觀察行程。(多羅滿賞鯨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長期推廣海洋教育的多羅滿賞鯨公司與多個協會以及善心人士贊助下,今開辦「公益海洋教育航班」,邀請多個偏鄉國小學童、身心障礙學生與家長70多人出海賞鯨,由專人導覽觀察海洋生態環境,孩子大多首次出海並目睹鯨豚躍出水面畫面,驚喜不已,也讓偏鄉孩子有機會親近海洋。

由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主辦、臺中好創意有限公司與張姓善心人士贊助,多羅滿賞鯨協辦「公益海洋教育航班」,邀請花蓮縣南區春日國小、觀音國小全校學生,以及太巴塱國小、光復國小與大進國小等三校之身心障礙學生與家長一同參與,人數逾70人。

出海前,學生參觀多羅滿賞鯨設置的抹香鯨展覽,透過圖片與海中錄音資料,瞭解花蓮外海的鯨豚分佈。(多羅滿賞鯨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參與學生大多居住山區、少有機會見過大海,他們搭乘遊覽車歷時約3小時抵達花蓮漁港,透過導覽,學生參觀多羅滿賞鯨設置的抹香鯨展覽館,透過展覽圖片與海中錄音資料,瞭解花蓮外海的鯨豚分佈、生態特色,該館亦爲協會長期推動之抹香鯨研究計劃成果之一,兼具教育推廣與研究價值。

偏鄉學童大首次搭船出海,並看到野生鯨豚躍出水面的畫面,驚喜不已。(多羅滿賞鯨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今天海況穩定,師生於海上觀測到1百多隻的飛旋海豚,看到野生鯨豚躍出水面的畫面,學生們驚喜不已,船上志工同步協助學生理解鯨豚辨識技巧、解說友善賞鯨行爲準則,讓學生不僅看見鯨豚,也能理解牠們的生活樣貌與生態意義,深化海洋教育效果。

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表示,公益航班計劃,不僅讓偏遠地區的學童有機會親近海洋、瞭解鯨豚生態,也希望更多企業與社會資源投入支持,共同推動海洋教育與環境永續行動,讓「看見大海」不再是孩子們遙不可及的夢想。

多羅滿賞鯨總經理呂世明表示,「賞鯨不僅是觀光,更是海洋教育的起點」,希望透過實際體驗,讓孩子看見、聽見、感受到這片海洋,從而產生連結與責任感,這些孩子將可能成爲未來守護海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