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農串連拒載…彰化擬清潔隊幫收學校廚餘 基層憂增負擔
廚餘養豬全面喊卡,過去由養豬戶回收的學校與機關廚餘,因無法再用於飼養豬隻,已陸續傳出拒載。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因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廚餘養豬全面喊卡,過去由養豬戶回收的學校與機關廚餘,因無法再用於飼養豬隻,已陸續遭拒載。彰化縣環保局近期規畫由各鄉鎮市清潔隊接手清運,但基層擔心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新增趟次恐影響原有垃圾清運品質。
環保局近期通知各清潔隊,農業部已公告至12月6日前禁止廚餘餵豬,疫情前學校與機關廚餘大多由豬農回收;疫情後改由原養豬戶載往溪州焚化廠處理,但近來因缺乏效益,豬農開始鬆動並串聯拒載。由於這些廚餘皆屬一般廢棄物,環保局請清潔隊接手清運,並函請教育處轉知各級學校,若需協助,須提前與清潔隊排定時間。
環保局昨日也與縣內學校團膳業者開會,過去團膳業者將學校廚餘統一整理載走後,由合作養豬戶收去,如今出現去化問題,環保局昨提出全縣200多所國中小與高中可暫由清潔隊協助到校收運廚餘,但團膳業者則須派員協助現場整理及搬運,避免增加學校端的負擔;有必要時也須全面換成與清潔隊統一的廚餘桶。
部分清潔隊反映,近期支援載運工作後,已需從其他業務抽調人力成立「廚餘組」,每天至少多跑兩趟焚化廠,壓縮原本清運進度;也有隊上指出,若轄內學校多、廚餘量大,可能需再抽出一組人力專責處理,勢必影響民衆垃圾清運效率。
彰化縣府環保局長江培根表示,目前廚餘處理仍屬短期過渡階段,縣府正增加和美清潔隊黑水虻處理熟廚餘的量,加上田尾堆肥場部分消化,可望把廚餘資源化比例從原本約5%提高至 20%;其餘約80%仍需送入溪州焚化爐。
目前也在田尾試辦黑水虻模組化,預計明年下半年前再增點到其他鄉鎮市,長期則研議以共發酵或興建生質能源廠處理,但因成本與技術門檻高,仍在評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