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幼兒人口全國最高 學校卻最少 家長喊話中央盼撥補經費

竹苗地區因科學園區發展蓬勃,吸引大量年輕家庭移入,使新竹縣市成爲全國幼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區域,然而教育資源卻未跟上發展,從國小到高中皆有不足,孩童只能在「擴建中」的校園上課,新竹縣公立高中更只有5間全國最低。(賀培晏攝)

竹苗地區因科學園區發展蓬勃,吸引大量年輕家庭移入,使新竹縣市成爲全國幼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區域,然而教育資源卻未跟上發展,從國小到高中皆有不足,孩童只能在「擴建中」的校園上課,新竹縣公立高中更只有5間全國最低;新竹縣市家長團體今(24)日也北上教育部陳情,盼能挹注更多經費,維護孩童受教權。

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指出,目前新竹縣市立高中職每班人數高達38人,爲全國最高,然而竹苗區學生人數未來5年可能再有2千人以上的增加幅度,此現象不僅違背中央政策精神,也將損害學習品質,數據證實,班級人數偏高將直接影響教學成效與師生互動品質。

自救會補充,新竹縣公立高中職分配率全國最低僅38%,遠低於全國平均73%,意味不少學生需要舟車勞頓赴外縣市上課,但交通配套也沒跟上,多數學生只能仰賴每學期要價1萬5的校車或父母接送,不僅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也影響家長工作與生活。

中華民國家長聯合協會理事長吳政霆表示,新竹是臺灣最有生產力的一羣人聚集地,爲臺灣少子化困境貢獻了最多新生兒,但孩子卻無法獲得基本學習環境保障,而這問題也可能發生在所有科學園區中,因此如何解決新竹問題,避免類似情況再發生顯得相當重要。

吳政霆強調,應正視竹竹苗家長多年來的呼籲與努力,並以制度性方式盤點全臺各地潛在教育熱區人口成長趨勢,預先投入資源,以免學生再度在臨時教室、工地中成長,也期盼透過完善的教育環境,讓年輕世代願意留在臺灣、願意生育、打拚。

教育部迴應,針對增班減少單一班級學生數部分,中央將優先處理國立校園,縣市立則仰賴地方處理,朝精緻辦學方向努力;交通部分則屬於地方事務,仍請地方政府多與在地業者協調滿足民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