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傳媒靠邊站 白宮開放自媒體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白宮記者納入許多自媒體、網紅及播客,以對抗常反對他的主流傳統媒體。圖爲川普(右)於當地時間9日在空軍一號上與記者談話。(美聯社)

美國保守派播客主持人艾希布魯克(John Ashbrook)近期在白宮記者會獲得提問機會,加上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宣佈開放「新媒體」席次,凸顯川普政府對媒體的顛覆性政策,讓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面臨挑戰。

艾希布魯克主持播客《Ruthless》(無情),1月他在記者會提問,質疑主流媒體對驅逐移民事件的報導是否「脫離實際情況」,獲得李威特的認同與迴應。他在最新一集節目中回憶當時情景,表示:「我環顧四周後心想──知道嗎?我們已經獲勝了」,暗示保守派新媒體已成爲白宮內部不可忽視的勢力。

李威特上任後,打破傳統向社羣媒體和播客等新興媒體核發採訪證,並在首次發佈會上宣佈設立「新媒體」席次。白宮截至6日已收到1.1萬份申請,顯示業界的高度關注,李威特後續談及申請熱潮時表示「我們可能得把簡報室加大一點」。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項變革符合川普對媒體運作的顛覆性作法。川普經常抨擊傳統主流媒體撰寫「假新聞」,鮮少依賴傳統媒體,熱衷在社羣平臺直接發佈政策與人事任命。同時,其他機構也出現不利主流媒體的動作。例如馬斯克呼籲停止政府贊助美國全國公共電臺(NPR),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則不再透過電子郵件向記者發佈最新事故資訊,改用馬斯克旗下的社羣平臺X對外公佈。

白宮新聞簡報室的變革引發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間的較量。艾希布魯克認爲,傳統媒體長期壟斷資訊傳播,對自由社會造成腐蝕性影響,而白宮的新政策有助確保新媒體在訪問方面和大型媒體機構擁有平等地位。

然而,部分申請人對公平性發出質疑,懷疑白宮是否獨厚右派。擁有290萬粉絲的獨立記者帕納斯(Aaron Parnas)認同新政策,因爲白宮長期缺少網路媒體的聲音,但坦言自己的立場與執政黨相左,對申請不樂觀。另一位時事評論網紅西森(Harry Sisson)曾明文支持前總統拜登,對此也表示悲觀。

此外,國防部7日也進行媒體政策大調整,取消《紐約時報》、《Politico》等8媒體在五角大廈的專用工作空間,改由《紐約郵報》、《華盛頓觀察家》等取代,多被定位爲保守派或支持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