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指賴清德行爲如希特勒 行政院:非常不恰當的比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圖/記者鄭佩玟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德國在臺協會日前才以「無恥」批評配戴象徵納粹的「卐」字臂章、比出納粹敬禮手勢的國民黨青年宋建樑,昨又直接點名譴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應避免缺乏歷史敏感度的類比。今(8日)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檢調單位是依法針對刑事犯罪的偵辦跟調查,與過往針對特定種族的大規模屠殺是無法類比的,這是非常不恰當的比喻。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圖/記者陳家祥攝)
外交部歐洲司副司長林主恩說,納粹是德國曆史上沉痛的一頁,納粹偏狹的意識形態與行爲,造成大屠殺跟種族滅絕,這樣的歷史悲劇已經被包含臺灣在內的多數國家厭惡跟唾棄,所以對於納粹的暴行,外交部也予以嚴正譴責。
林主恩說,德國在臺協會透過公開說明,呼籲各界共同省思、杜絕獨裁跟極權,並且要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對於部分國家駐臺機構也轉發這樣的說明,外交部予以尊重。
▲外交部歐洲司副司長林主恩出席行政院會記者會。(圖/記者陳家祥攝)
政院人權處長賴俊兆表示,深化民主人權的轉型正義是國際共通價值,在臺灣,有促轉條例的法定任務,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推動轉型正義各項工作,在歐洲,不管是德國、西班牙、波蘭、捷克或是前蘇聯各國,乃至全球民主夥伴,轉型正義的工作上可能用語會稱爲「重新處理過去」、「記憶文化」,這些都呼應聯合國轉型正義的五個支柱在推動。
賴俊兆說,以德國部分,臺灣在2019年就跟德國簽署轉型正義共同合作意向書,甚至在2023年行政院也曾經拜訪德國的記憶責任未來基金會檔案局,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也曾經來訪行政院。所以,臺灣這邊也深知德國推轉型正義工程的決心。
另外,「民主人權的論述是可能被濫用的」,賴俊兆提到,當前的全球民主正面臨嚴峻挑戰,許多國家、威權勢力,有重新影響目前政治跟社會。今年2月,自由之家公佈2025年全球自由報告,全球自由度連續19年下滑,各國其實也注意到,隨着民主人權的論述跟轉型正義主流化,這些論述可能會被挪用或是扭曲事實、扭曲歷史,用來美化自身作爲,可能作爲戰爭的理由,所以不可不慎。
最後,賴俊兆說,傷痛不應該被當做攻防的語言,每個民族或國家曾經經歷的歷史傷痛,不管是威權統治、殖民統治或戰爭衝突,都有他的特殊性,也有獨特的成因跟待解課題,不應該被輕易挪用做爲政治語言,否則會輕忽歷史的複雜性。
賴俊兆表示,行政院在近期也覈定轉型正義階段的策進重點方案,其中包含還原歷史真相、省思歷史記憶、強化民主韌性,這些都是未來轉型正義的工程重要目標,會與各界一同努力,持續平復我國的傷痕,也希望各界能同理,尊重他人的歷史。
▲行政院人權處長賴俊兆。(圖/記者陳家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