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草颱風「對流雲系助攻」減弱又增強 中南部防劇烈雨勢

▲竹節草颱風減弱後,今早又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圖/氣象署提供)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竹節草颱風昨天減弱爲一般低氣壓,今天上午8時又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TD11,中央氣象署表示,主因琉球羣島一帶目前有明顯對流雲系提供能量,但再變回颱風機率不大,預計明、後天移動過程可能爲臺灣帶來長浪,未來一週加上西南風影響,中南部慎防劇烈雨勢。

竹節草颱風23日晚間在菲律賓西方海面生成,通過臺灣東南方海面,昨天減弱爲一般低氣壓,今早又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TD11,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其目前在琉球羣島附近,預計明天下半天往西通過東海,朝中國浙江一帶移動,明、後天臺灣沿海需留意其帶來的長浪。

劉沛滕指出,包含熱帶性低氣壓TD11在內的周邊環境都是大低壓帶,臺灣在低壓帶偏南邊,加上西南風水氣影響,中南部未來一週雨勢增加,甚至有劇烈豪雨出現機率,週五前都要留意。

臉書粉專「臺灣台風論壇|天氣特急」也提醒,隨着竹節草領導的大型低壓帶往東海移動,帶動西南風增強,同時外圍風場與西南風交會容易激發強烈雷雨帶,並帶來持續性的雨勢,明晚至週二南部地區高機率出現致災性強降雨。此外,西南氣流正位於臺灣南端,若強風軸稍微北擡、更靠近南部陸地,雨勢將非常猛烈。

劉沛滕指出,竹節草颱風從菲律賓北上過程中剛好遇到垂直風切大、對流雲系較弱,因此在巴士海峽一帶減弱,由於目前位處的琉球羣島剛好又有明顯對流雲系發展,因此重新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也不排除再增強爲颱風,但機率不大。

他表示,過去這種減弱又增強的熱帶系統不多,上次發生爲2021年的盧碧颱風,當時其從華南一帶減弱,以熱帶性低氣壓通過臺灣北側,到琉球羣島又增強爲颱風。

另外,劉沛滕指出,目前西北太平洋還有第9號颱風柯羅莎颱風存活,但距離臺灣2500公里遠,雖然是中度颱風規模,仍對臺灣較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