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估明年舉債近3千億 AI 新建設列為重點投資

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15日向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記者洪安怡/攝影

主計總處15日向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入編列2兆8,623億元、歲出3兆350億元,歲入歲出差短達1,727億元,連同債務還本1,265億元后,須融資調度2,992億元,全數以舉債支應。

報告中指出,明年歲入減少9.6%,主因稅課收入減少3,038億元,特別是營業稅、貨物稅及證交稅均下滑。相較之下,歲出則小幅增加0.9%,主要挹注國防安全、AI新十大建設及社會安全體系等施政重點。

在附屬單位預算部分,明年編列總收入7兆3,258億元、總支出7兆764億元,盈餘2,494億元,繳庫2,323億元。主計總處表示,相關特種基金將用於油電水穩定供應、交通運輸、居住、教育與醫療照顧等民生需求,並強化產業轉型及環境永續。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收支賸餘爲2,707億元,較本年度減少54.7%,反映政府在推動公共投資與社會支出間,面臨更大財政平衡挑戰。

此外,主計總處亦提及兩項重大特別預算。其一爲「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歲出600億元,全數舉債支應;其二爲「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歲出規模5,500億元,施行至2027年底。兩案合計超過6,000億元,反映政府在災後重建與經濟安全上的作爲。

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達8.01%,主因AI與高速運算需求強勁,帶動出口實質大增35.02%,企業投資亦成長4.87%,但汽機車交車數減少、股市成交值縮水,拖累民間消費僅增0.49%。並計上半年經濟成長6.75%。

展望下半年及明年,主計總處指出,美國貿易措施與提前備貨效應消退,將使全球貿易量放緩,不過AI與新興科技需求持續,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出口仍具支撐。國內半導體投資與AI建設可望延續成長動能,家庭所得增加與旅遊熱潮亦有助消費。主計總處預測,下半年經濟成長率爲2.3%,全年4.45%,明年可望成長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