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蹟眷影」老眷村當舞臺演活歷史 雲林古蹟日融合藝術超有感

雲林兩天「築跡眷影」古蹟日,舞蹈劇團在老眷築中演活了歷史,觀衆超有感。記者蔡維斌/攝影

配合全國古蹟日,雲林流動藝術系列饗宴,以「築跡眷影」爲主題,今天在虎尾建國眷村文化園區登場,結合古蹟、劇場、文創、味覺與在地記憶的流動藝術饗宴,將眷村空間化爲五感劇場,讓民衆在時光與歷史中行走,感受文化資產的生活魅力。

流動藝術饗宴最大亮點之一,即是結合表演藝術與場域記憶的「移動式展演」。由壞鞋子舞蹈劇場演出「骨之未名」,舞者以眷村空間爲舞臺,引領觀衆穿梭於磚牆、巷弄、牆角與窗景,尋找記憶線索,喚起歷史褶痕。

而希舞集以「晨土上的塵光」將作品置於眷舍建築中,年⾄耄耋的趙楊嫦敏女士述其⽣命故事,透過多媒體影像呈現跨時代⼈物視⾓,迴應場域累積的情感與時間感。兩檔演出皆打破劇場框架,觀衆不再只是觀看者,而是與表演共行共感的參與者。

「微醺餐桌」今夜登場。以節氣規畫「三代人的辦桌」料理,席開10桌傳統手路菜,將熟悉的味道轉化爲風土物語,打造一場文化與味覺交織的五感體驗。園區30攤風格市集,網羅在地小農、文創品牌、復古飾品與手作小品,展現眷村熱鬧節慶氛圍。「攀樹體驗」帶民衆攀上眷村老樹俯瞰聚落,成爲最受歡迎親子項目。

縣長張麗善表示,透過演出、餐桌與市集,將文化資產從靜態建築轉化爲動態參與,以身體感知、味蕾體驗、情感連結,重新理解人與土地的關係,深具意義。文觀處長陳璧君說,「築跡眷影」不僅是年度古蹟日重點活動,更是文化部「全國百大文化基地」的深度實踐之一,尤其虎尾建國眷村已榮獲十五項國內外獎項肯定,彰顯雲林在文化資產保存與永續的堅定步伐。

除了眷村,也在虎尾、北港、西螺、土庫、麥寮與斗六規畫6條「文資散策」主題路線,帶領民衆深入古蹟巷弄的生活場景,兩天的築跡眷影,從市集、走讀、互動遊戲到文化探索,讓參與者持續在歷史空間中感受文化資產的多采風貌與生活連結。活動詳情可至「雲林府文化觀光處」或「慢遊雲林」官網查詢。

雲林兩天「築跡眷影」古蹟日,舞蹈劇團在老眷築中演活了歷史,觀衆超有感。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兩天「築跡眷影」古蹟日,舞蹈劇團在老眷築中演活了歷史,觀衆超有感。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兩天「築跡眷影」古蹟日,舞蹈劇團在老眷築中演活了歷史,觀衆超有感。記者蔡維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