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飯店啥都得自帶」 ?陸十一連假塞爆行李箱
「住飯店啥都得自帶!」多少人被這醜聞噁心到塞爆行李箱。(示意圖:藍孝威攝)
據《Vista看天下》報導,今年大陸十一國慶+中秋八天超長連續假期,出門旅遊的打工人都忙着往行李箱裡塞拖鞋。一句「飯店給的哪有自己家的用着放心」,點出如今出門旅遊時人們最大的猜疑。
熱水壺不一定乾淨、毛巾浴巾自購拋棄式,小小的行李箱裡本就塞滿了「住飯店必帶自留款」,讓打工人的出遊堪比拖家帶口。
雪上加霜的是,前不久的「五星級飯店用二手拖鞋」事件,又給出行清單添上了一項「自帶拖鞋」。
9月20日,有網友發帖稱江蘇常州一家萬豪飯店提供的拖鞋明顯起球,上面還黏着睫毛,懷疑飯店循環使用拋棄式拖鞋。向服務員反饋後,對方送來一雙新拖鞋,並表示該拖鞋要回收消毒再使用。
超700元(人民幣,下同)一晚的高檔飯店和成本低廉的「二手拖鞋」形成巨大反差,事件一經曝光迅速在各大平臺引發爭議。
次日,涉事飯店迴應稱「我們從來沒有標註過這個拖鞋是拋棄式用品」,表明爲了環保,拖鞋在消毒清洗後會循環使用2-3次,堅持「一客一換、一客一消毒」原則,拖鞋起毛球屬正常現象。
隨後,常州市衛生監督所及新北區衛生監督所介入調查,表示即便是並未標註拋棄式使用的飯店拖鞋,也應嚴格遵循清洗、消毒再使用的規範。
事情到這裡遠沒有結束,一雙小小的飯店拖鞋,正在讓人們陷入普遍的「飯店焦慮」。苦飯店衛生久矣的消費者,正在將質疑投射到整個行業。
一、當「好飯店」遇上「壞拖鞋」
「打開一看,拖鞋都發黴了。」9月8日,袁琪在甘肅敦煌入住了一家每晚兩百多元的舒適型飯店,趕在旅遊淡季,這個價位在當地並不算低,是旅行社安排的「好飯店」。
可剛到房間準備休息,她就發現飯店提供的拋棄式拖鞋已經發黴長斑,讓人分外不舒服:「連拋棄式拖鞋都不乾淨,還能保障換洗的浴巾被罩乾淨嗎?」
找工作人員協商時,袁琪沒能得到預料中的道歉,工作人員語氣平淡,只給她拿了雙嶄新的拋棄式拖鞋。
問題解決了,但袁琪反而更不滿意。在她看來,這不只是一雙拖鞋的問題,暴露着飯店從衛生、服務到品質全方位的不足。
時隔不久,「好飯店」和「壞拖鞋」的故事就再度上演。不同於袁琪入住的自營平價飯店,這次「引火燒身」的萬豪飯店是全球知名品牌,歷史悠久、分店遍佈、價格向來高不可攀。
「五星級飯店的拖鞋也要循環利用」的話題迅速引爆社媒網路,精準扎痛出遊人的心。節假日旅遊本就是高價買體驗,但「住再好的飯店,也不知道拖鞋能不能穿」擊透了人們的旅遊焦慮。
爲了糾結一雙拖鞋乾不乾淨,網友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不少人選擇麻煩自己,拒絕飯店拖鞋,直接揣着家用拖鞋走四方。
還有人分享了「疊羅漢大法」,既怕感染香港腳又嫌飯店拖鞋太薄,索性在拋棄式拖鞋外面套上洗浴涼拖,實現「二合一」的效果。
「拖鞋焦慮」養出了一批穿搭邪修,有些鬆弛感爆棚的網友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給腳套上了透明浴帽和塑料袋,樂觀地說「看起來更乾淨了」。
另一批網友選擇「走飯店的路讓飯店無路可走」,他們在網上自購飯店拖鞋帶去旅遊,把循環利用的「二手拖鞋」變成個人專屬。
看似邪修的打工人,實則掌握了飯店拖鞋的終極奧秘。他們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據從業者透露,越是高端的飯店,反而越容易出現「二手拖鞋」。
這是飯店的一筆「經濟帳」。在購物平臺上,拋棄式環保無紡布拖鞋的批發價格可低至0.32元/雙,足見部分小飯店的採購成本。而高端飯店的循環拖鞋有專門採購通路,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比前者高出數倍,經過重複利用每月節省的成本卻相當可觀。
在有些飯店的「可循環拖鞋」上,還能看到「免費使用,帶走收費」的聲明。這並不奇怪,看似「摳門」的背後正是飯店爲了控制成本的努力。
和大家以往的認知不同,五星級飯店提供「二手拖鞋」雖然是一種常態,但它未必就是不乾淨的「壞拖鞋」,其材質比用完即丟的拋棄式拖鞋要好,也有固定的消毒清洗流程。
容易讓人誤會的點就在於,這些飯店拖鞋的確沒有標註「拋棄式用品」,但多半也不會直接標註「循環利用」。例如這次事件裡的「二手拖鞋」,上面只寫着「爲防止滑倒,請勿將拖鞋穿入浴室或者公共區域」。
根據相關規定,拋棄式衛生用品應有規範標識,但非拋棄式的用品是否必須標註,目前還沒有明確規定。
於是「二手拖鞋」成了規定的邊緣地帶,消費者的知情權也隨之遊走。只有爆出事件來,人們才發現「五星級飯店的拖鞋還要重複利用」,還是因爲存在信息差。
而當全網都重在討論「拋棄式拖鞋」的時候,真正的矛盾正在隱身。
二、我們和一雙乾淨拖鞋的距離
這件事最開始,人們驚訝的是五星級飯店居然還有「二手拖鞋」。
很多人都忽略了,網友爆料的原帖裡清楚表明了拖鞋上不僅明顯起球,還帶有毛髮異物。如果情況屬實,這意味着無論是不是拋棄式拖鞋,背後清洗和消毒的環節都出了問題。
飯店拖鞋是否二手,矛盾看似在使用次數,實則還是落在衛生上。對於短暫停留的住客來說,無論拋棄式還是可循環拖鞋,乾淨舒適的纔是「好拖鞋」。
大家最關心的幾個方面:次拋拖鞋更乾淨嗎?「二手拖鞋」能否保證衛生?需要維權的消費者如何對抗規則漏洞?其實問的都是「普通消費者和一雙乾淨拖鞋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據《界面新聞》消息,有業內人士表示,部分經濟型飯店可能使用薄款拋棄式拖鞋,用後即棄。但不少高端飯店確有回收清洗後多次使用的情況,一般爲使用三次,不同品牌要求不同。
那麼問題來了,拋棄式拖鞋能用了就扔,但「這人用完那人還要接着用」的飯店拖鞋,要怎麼辦?
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四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提供給顧客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保證衛生安全,可以反覆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一客一換,按照有關衛生標準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潔。禁止重複使用拋棄式用品用具。
簡單來說就是,「二手拖鞋」需要按標準清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拖鞋怎樣清理,之後乾不乾淨,中間經手的許多環節都會影響最終效果。
雖說都是統一清洗消毒,堅持「一客一換」原則,但拖鞋和常規的牀單被罩等不同,它因爲「常在地上走」接觸髒污更多、死角更多,構造本就容易藏污納垢,清洗起來也更爲困難。
另據科普中國消息,清洗拖鞋是有用的,但不完全有用:
1.清洗上,60℃以上的水溫能有效滅活多種微生物,但要看實際執行溫度;
2.消毒上,含氯或活性氧的漂白劑有重要抗菌效果,但要看採用的化學消毒劑是否有效;
3.交叉感染和二次污染上,多人使用過的拖鞋集中清洗、洗衣設備維護不當等都會造成感染。
在這場清潔循環裡,讓一雙「二手拖鞋」變髒很容易,要變乾淨卻難倒了不少飯店。想把「二手拖鞋」洗乾淨,靠的不是品牌對消費者的「良心」,真正執行清洗操作的自營/外包清洗工廠纔是關鍵。
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拖鞋到底洗得乾不乾淨,只有這些制定標準和清洗一線的人們最清楚。環環相扣,消費者和一雙乾淨拖鞋的距離,中間差的遠不止一個好飯店。
三、飯店危機,不止拖鞋
盤點近幾年爆出的熱點事件,「飯店危機」遠不止一雙拖鞋。
2018年,微博大V@花總丟了金箍棒 發佈了一條震撼全網的影音。他在開頭處寫道:「過去六年我以飯店爲家,入住了147間五星級飯店及精品設計飯店,超過2000個夜晚。今天我要告訴你一個在飯店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波及面接近100%」。
長達11分鐘的影音,覆蓋了10餘家遍佈多城的五星級連鎖飯店。在均價幾千元的客房裡,服務員正用客人浴巾擦拭杯具、馬桶、地板、窗臺等,甚至用同一條毛巾、同一塊海綿混洗所有物品。
2021年,「湃客·有數」收集了前五年裡的66起飯店偷拍事件。價格便宜、流動性大的經濟型飯店成爲偷拍重災區,無處不在的針孔攝像頭成了當代人出行的另一大隱患。
2023年,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公佈抽檢結果,不少五星級飯店和連鎖飯店抽檢出棉織品杯具「細菌總數」、大腸菌羣不合格。
今年6月,有網友入住杭州一家亞朵飯店,發現枕套上印着當地醫院的標誌。以枕頭聞名的飯店栽在了枕套上,事後官方稱「洗滌供應商在分揀環節出現錯發」。
8月底,有網友發帖稱其入住上海中星鉑爾曼大飯店,「裸睡時有一名陌生男子刷房卡進入房內」。事後飯店解釋稱「是維修師傅走錯房間」。
醜聞爆出一件又一件,五星級飯店的神話不斷崩塌,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也瀕於透支。
對很多經常出門的人來說,「飯店越來越不好住」正在成爲一種共識。
脫口秀演員唐香玉曾發帖說:「天天住飯店,我就想問一件事。攝不攝像頭的我已經不在乎了,但能不能告訴我拖鞋在哪兒」,最終發現它「放在嵌在牆壁裡的衣櫃底下的暗格裡」。
韓大狗也在節目中公開吐槽「越廉價的飯店拖鞋材質就越薄」「有些飯店爲了環保已經不主動提供拋棄式牙膏牙刷,但會放着針線包和浴帽」,調侃住客可以用針線自制一雙好穿的拖鞋。
於是,飯店打着環保的旗號悄悄減負,消費者的負擔卻增加了。
在拖鞋事件的評論區下,不少網友感慨着「出門住飯店就像搬家」,自帶牙刷牙膏、拋棄式毛巾浴巾、睡袋拖鞋不說,有時候連牀上四件套、熱水壺、淋浴花灑和吹風機都要自備上了。
飯店裡的所有東西,都快被不放心的消費者承包了。即便如此,轉嫁成本的飯店也沒能拿出更好的服務。當所謂的五星標準低於及格線的衛生標準,消費者花更多錢反而體驗更差了。
在這場風波里,口口聲聲「全心爲消費者服務」的行業,早就深陷信任危機。
要知道,環保和衛生從來都是一體而非對立的。邊說次拋拖鞋不夠環保,邊提供不夠衛生的「二手拖鞋」,飯店的雙重標準纔是大衆焦慮的根本原因。
大家不得不擔心的是,五星級飯店尚且如此,其他飯店、其他用品又會怎樣?人人自危既是這些飯店種下的惡果,又將持續挑戰整個行業。
或許並不是所有的飯店都有衛生問題,但此類事情頻發會造成大衆的普遍不信任。對於飯店來說,「自證清白」又變成了一件更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