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型ETF吸金魅力快速上升 能否「幫投資人賺錢」纔是關鍵

示意圖。圖/AI生成

【撰文:朱紀中】

不過,若比較資產規模,全美ETF合計管理資產11兆美元,主動型ETF僅佔10%,仍大幅落後被動型ETF。同時,有分析師估計,近年新成立的800檔主動型ETF中,有超過400檔資產規模不到5,000萬美元。隨着股市波動加大,未來這些ETF可能因投資人大舉贖回而被迫解散,必須注意。

美國第1檔主動型ETF在2008年掛牌,直到10年後(2018年)資產規模才突破千億美元。近年因美股上漲驅動,主動型ETF跳脫傳統股債配置設計,大量運用衍生性商品推出各式創新設計,開始加速擴張。例如,VistaShares今年就一口氣推出4檔主動型ETF,其中,波克夏精選收益ETF強調追蹤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的15檔股票,目標每月配息1.25%、全年賺15%。

另一檔ETF代號「wild」(荒野)、名叫「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的2倍槓桿策略ETF,強調只投資5檔交易最活絡的股票,目標用衍生性商品賺取股價2倍表現的投資收益。

這些創新設計很有話題,只是「能否幫投資人賺錢」纔是關鍵。舉例,2021年到2022年股價曾翻漲3倍的ARK創新主動型ETF,2022年後績效一蹶不振(詳見圖2),今年雖轉佳,股價2個月大漲50%,但慘套3年的投資人已失去信心,使得基金連5周淨流出,今年以來規模減少8億4,000萬美元。顯示主動型ETF再怎麼有「動物精神」,如果不能長期獲利,還是會被市場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