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式ETF 績效亮眼
主動式ETF市場逐步成形,投資人開始將目光轉向這類具靈活操作優勢的產品,相關規模已經突破百億元。
以目前市場上已掛牌的主動式臺股ETF來看,掛牌至今皆繳出優於加權指數的成績單,表現都不俗,展現主動選股策略在震盪行情中的優勢。
根據CMoney統計至7月8日,近一個月以來三檔主動式臺股ETF績效以主動統一臺股增長的9.8%,表現最爲搶眼,其次爲主動羣益臺灣強棒的8.02%、主動野村臺灣優選5.1%,同時,三檔績效皆勝過加權指數的3.2%。
投資專家指出,主動式ETF能因應市場變化快速調整持股組合,在行情震盪時展現更高的應對彈性,也更容易捕捉成長型標的,爲投資人爭取超額報酬。
主動統一臺股增長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認爲,第3季上半段至8月中,關稅與財報因素可能引發股市震盪,如若短期受到關稅政策或財報出現震盪,反而是長線佈局的進場良機。目前消費性類股、傳產類股因受到關稅影響較大,需待關稅延緩到期後,出現利多消息纔有望反彈。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川普TACO交易模式已被資本市場熟悉,未來影響程度將呈邊際效應下的遞減,雖然外資熱錢讓整個夏天更爲炙熱,但同樣也是颱風居多的季節,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盤勢拉回調整在不遠處,保持漲多理性賣,跌深勇敢買邏輯需貫徹下去,選股不選市還是現階段較適宜的策略,透過主動選股與靈活調整、保持彈性,可望於高波動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野村投信表示,受對等關稅提前拉貨影響,臺灣上半年出口與GDP表現亮眼,惟市場也擔憂下半年庫存堆積、成長動能透支,從2023年經驗來看,此類風險的確不容忽視,但對於AI產業來說,需求維持高檔,今明兩年需求反轉的可能性極低。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