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腎、心、肺、皮器官,拯救生命‘大有希望’
一顆豬心在人體內跳動:在最初的幾個案例中,這一醫學壯舉已經實現——至少在短時間內是這樣。
動物的腎臟也已經被移植。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近期報道,去年,一名62歲的男性甚至依靠豬腎存活了近兩個月,後來他死於突發心臟病。
人們越來越希望動物器官能夠有助於緩解全球供體器官短缺的狀況。將動物器官移植到人類體內的研究(即異種移植)已經進行了數十年。
但此類移植手術僅在個別病例中得到批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如今首次允許進行豬腎移植的臨牀試驗。生物技術公司聯合治療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計劃在今年夏天讓多達50人蔘與到這項研究中來;另一家參與其中的公司是啓函生物(eGenesis)。
轉基因豬
必須對供體動物的遺傳物質進行改造,以防止器官被受體排斥。這些動物就是爲此目的而培育繁殖的——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和慕尼黑大學也是如此。
慕尼黑工業大學異種移植部門的負責人康拉德·菲捨爾(Konrad Fischer)解釋說,供體動物的基因組成被進行了基因改造。這其中包括豬細胞表面的某些糖結構,人類天生就有針對這些結構的抗體。慕尼黑的研究人員在這些研究進展方面處於“世界前沿”。
菲捨爾說,首例人類心臟移植手術是在美國進行的,而不是在慕尼黑。“我們隨時都可以在歐洲進行這些個性化的治療——我們有可用的動物,也有可用的技術,而且我們已經準備好開展工作了。”
但在美國,大學有更多的資金,有高水平的行業合作以及更多的基礎設施,例如,用於在非常清潔的條件下飼養豬的設施。
經證明,豬是特別有潛力的供體。漢諾威醫學院的移植外科醫生菲利普·費爾根德雷夫(Philipp Felgendreff)對這種方法“寄予厚望”,他說,之所以使用豬作爲供體,是因爲豬最初與人類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且在解剖結構方面實際上也非常適合。
存活數月與數年
現在要估計這種手術何時能成熟,進而能提供給數以萬計可能從中受益的人,還爲時尚早。
“當然,這首先取決於在美國開始的研究。”費爾根德雷夫稱,到目前爲止,移植豬器官的人只存活了幾個月,而移植人類器官的人長期以來有存活10年、15年甚至20年的可能。“(兩者之間的)差距仍然非常非常大。
一個挑戰在於確保動物器官不存在可能危害人類的微生物。柏林自由大學的約阿希姆·登納(Joachim Denner)表示,評估移植感染的風險並不容易。
這是因爲病毒能夠繞過皮膚的保護系統,進而侵入體內。也有一些病毒對健康人無害,但對病人有害。
登納回憶稱,有報道過豬的皰疹病毒傳播並致使患者死亡的病例。他和許多其他專家正在努力降低傳播風險。例如,作爲一種純粹的預防措施,已經研製出一種針對豬逆轉錄病毒的疫苗。
這些病毒整合進豬的基因組中,即便在無菌條件下繁殖也無法消除。
一頭豬可用於多次移植
目前的重點是腎臟和心臟,但人類可以接受更多的動物器官。也正在進行肝臟和肺臟移植、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關節細胞和胰島細胞移植,以及心臟瓣膜、皮膚和骨顆粒(例如燒傷後的)移植方面的研究。費舍爾解釋說:“豬身上幾乎所有的器官和組織都可用於治療患者。”
但是哪些人有資格接受這種高風險的手術——又有哪些人想要接受呢?聯合治療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希望把那些因醫學原因無法接受人類器官移植的患者,以及那些未來五年內死亡機率高於接受腎臟移植機率的患者納入研究。
“很快”就有望實現
移植外科醫生費爾根德雷夫(Felgendreff)也認爲,不應給那些很有可能接受人類器官的人進行異種移植。例如,可以想象,急性肝衰竭患者可能急需肝臟。在這種情況下,豬的器官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用作臨時解決方案。
費爾根德雷夫說,如果即將開展的研究進展順利,異種移植能夠幫助那些處於器官移植等候名單上的患者。而且這可能“很快就會實現——即便我們說的仍然是幾年的時間”。
一月底,66歲的蒂姆·安德魯斯接受了由啓函生物(eGenesis)研發的豬腎移植。此前,他像全球數百萬其他腎病患者一樣,依賴透析治療長達兩年。
該公司稱,透析讓他總是感到疲憊,無法進行日常活動。他說:“手術醒來的那一刻,透析帶來的陰霾就消失了。我感覺精力充沛、充滿活力。這是個奇蹟。”對像他這樣的人來說,豬腎是“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