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起修不起 汐止伯爵山莊個案曝山坡地宅公設維護陷兩難

汐止伯爵山莊前路面傾斜且出現裂縫。記者黃子騰/翻攝

新北汐止伯爵山莊近日因自來水管破裂導致地基掏空、路面塌陷,暴露山坡地社區維護難題。水保與管線維修費用高昂,在現行制度下,社區要自行承擔高額費用,成爲山坡地住戶的隱憂。

伯爵山莊所在的湖興里長郭書城指出,山坡地社區最大挑戰在於水土保持,相關計劃往往動輒數百萬元,技術門檻高,多數社區無力負擔。「除非有立即危害,否則政府難以介入,最多也只能協助找技師初勘,但兩、三百萬的費用,住戶根本扛不起。」他提到,中央雖有補助計劃,但申請程序繁瑣,移轉費用也高,加上部分住戶誤認水保應由政府負責,導致政策溝通格外困難。

郭書城說,自來水老舊高地保養計劃是好政策,確實編有預算,自己也曾主動查資料、向居民解釋,但不是每個裡都有相同條件,「有些問題蠻嚴重的地方,卻沒辦法好好申請到補助。」

新北市工務局說明,坡地社區常見數個社區共用一條聯外道路,而該道路土地產權未必屬於社區,當管線破損時,須由共同使用者負擔維修費用,且需徵得土地所有權人同意。雖然市府在災害發生時會立即啓動協助止災、現勘,但平時仍仰賴社區加強自主檢查,並從民國112年起提供簡易監測儀器及示警平臺,協助社區掌握環境狀況。

養工處長鄭立輝指出,三年前曾試圖推動山坡地社區自治條例,但因將對政府形成較大財政負擔未能通過。他提到,伯爵山莊曾因自來水加壓導致爆管、地基下陷,該地屬私人土地,導致市府與水公司都難以介入,「這不是個案,社區內部管線出問題的其實很多,只是平常沒被發現。」

新北市議員張錦豪則表示,市府曾在山坡地社區遭遇擋土牆傾斜、地基掏空等危機時啓動緊急搶修,並有五個月內完成修復的經驗,但伯爵山莊案件中責任歸屬仍難釐清,初步研判是私人水管破裂導致。他指出,市府第一時間有到場,並負起應有責任,但「希望未來在山坡地建築審覈上能更嚴謹,畢竟大雨後還是容易出問題。」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提醒,山坡地社區與平地不同,不僅地震後需檢查建築安全,平時也要注意擋土牆與排水設施變化。他表示,坡地住宅應重視定期巡檢、檢測設備佈設及維護預算編列,才能及早因應潛在風險,「不能等到危險發生纔想辦法補救。」

另有專家指出,新店曾有社區蓄水池設在建商所有土地上,後遭地主要求拆除,凸顯公設與產權不清問題。而部分封閉型社區,聯外道路也由住戶自行負擔維修與管理費,形成長期財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