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志:新臺幣匯率還沒升到頂,Q2財報匯損地雷會很多「川普對臺重點是匯率非關稅」
新臺幣示意圖。 路透
文/朱成志
AI是剛性需求,輝達GB200出貨支撐臺灣出口大旺,上半年美股四大指數都漲,封面是統計到7/1的數字,由4月底部起算,全部反彈超過2成,S&P500標普及那指都創歷史天價,由4月「人爲熊市」變成「逃命牛市」,費半指數雖未創天價,但由4/7大漲65%漲最多。但上半年加權指數跌3.4%,OTC跌9.6%,上半年臺股偏弱,下半年能補漲上來嗎?
臺灣電子雖然AI旺,但傳產弱,景氣燈號5月下滑變綠燈,綜合判斷分數比4月減少2分,終結連續四個月黃紅燈;但臺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由4月黃燈,5月掉到代表衰退的藍燈,反應5月臺幣狂升的影響,升到6/30央行出重手買匯12億美元,臺幣狂貶7.22角創24年最大貶幅,只是爲了6月最後一天是Q2季底作帳以緩和出口商及壽險壓力;但7/1就升7.17角,7/2又升1.66角,每當美臺協商關稅,臺幣匯率就大升值,川普顯然對臺重點是匯率,而非關稅,因爲護國神山3月驚蟄早已赴美投誠千億美元大投資了,沒有臺積電的越南關稅降到20%,所以我猜臺灣最後對等關稅結果,不是4/2川普唬人的32%,而是10%~15%之間,因爲川普第一任最後的2021年1月,臺幣也曾經升到28.4,估臺幣匯率還沒升到頂,Q2財報匯損的地雷會很多!
市場認爲年底前臺股有望再創新高,但上期我分析臺積電及多檔重要績優電子股的匯損影響大, 5月K線漲1112點,6月漲909點,雖7月看似「2萬3」又近在眼前,但7月不易再複製連續大漲,我在前2周本欄分析下半年行情:「是漲小牛,而不是漲權值大牛股」。
以AI伺服器爲例,拿到最多GB200代工訂單的鴻海反而位階低,但股本18.6億的緯穎6/26已漲到2725元,距離1月高點2870元及去年6月2980元天價很近;華碩旗下的華擎(3515),7/2漲到306元,離去年3月天價311.5元更近,主因是股本12.4億更小,也透過旗下投資53%子公司永擎(7711)拿下AI伺服器訂單,電子五哥也在漲AI純度高的小股。
壽險業5月受到臺幣升值,持有大量美債而單月大爆虧1066億,銀行、證期投和保險業等「金融三業」單月盈轉虧488億,是史上同期最差,累計前五月獲利,比去年獲利腰斬,只有2328億,金融保險股Q3不易好,勿介入爲宜。
鮑爾任期到明年5月,過去從未有美國總統會如川普這般批評Fed主席,川普表示只挑選會降息的人來接任,並呼籲把利率降至1%,鮑爾被逼到說:「一切看數據,不排除7月降息」,但我估還是9月降息居多。
5月外銷接單574億美元更多,看似支持臺股Q3續漲,但上半年流入的熱錢以「炒匯」爲主,臺指期空單5月底4.7萬口,7/2再增加到近5.5萬口,外資上半年大買68萬張「元大臺灣50反1(00632R)」,熱錢偏空,但圍繞着臺積電半導體周邊廠務工程,例如亞翔、漢唐大漲,2奈米的相關耗材及特用化學,包括中砂、天虹、達興材料等相對強勢,臺積電雖未創新高,但也重返1100元,圍在護國神山旁的中小型晶圓檢測股穎崴、旺矽、精測、半導體設備股及最具潛力的2奈米供應鏈連創新高!
即將掛牌的半導體設備興櫃股王鴻勁,自5月突破千元以後,7月初更突破去年11月天價攻到1450元,以前二年EPS 19.17元,32.95元,今年至少40元;興櫃AOI檢測股倍利科(7822)由6月下半月260元不到,更直飆到517元,興櫃沒有漲停板限制,漲勢更兇。股本2.2億的印能(7734)去年大賺44.53元,去年11月上櫃前炒到1960元天價,今年估賺50元,2/26掛牌第一天就搶當半導體設備股王,但第二天自1595元一路跌到4月794元才剎車,如果興櫃股已提早大漲,IPO後就不能再追高了。
半導體COWOS設備股王弘塑,Q1賺8.74元,季增也年增,今年eps 38元,股價由755元漲到1750元;新應材Q1毛利率、營益率「雙升」,分別創歷史新高及次高,已成功開發深紫外光(DUV)光阻,可應用半導體微影製程及光學元件製程,光是臺積電一家客戶就佔營收70%以上,今年估要賺11元,臺積電的先進裝成、先進封裝全球第一,也將帶動周邊小股跟進2奈米,長線更細水長流。
6/27宣佈斥資近30億收購弘潔科技65.22%股權,加入半導體設備清洗行列的臺特化,以及越先進製程用越多的中砂鑽石碟,還有2奈米,清洗股世禾,這些圍在臺積電的小股,不只是設備、耗材,還有最值得高本益比的IP股,也都可以注意。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