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志:金居衝高點,內外資卻對做!PCB飆股跌出頭部型態,電子股換檔新題材在哪?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文/朱成志
9/1逾20國領導人齊聚「上海合作組織」,印度莫迪2018年6月在青島出席後,7年來首次訪問中國,這次他和習近平、普丁三人握手,引發美財長譏「做秀」,雙方對抗更明朗了。
川普主義Trumpism認爲「世界是一場零和博弈」,美國強者姿態迫使各方屈服「對等關稅」,當「老大」很爽,但多數國家只能啞巴吃黃蓮。川普一上任就揚言對「去美元」的金磚國家課徵100%關稅,「對等關稅」措施以來,第一份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重創亞洲製造業。日本、韓國與臺灣達49.7、48.3及47.9,持續陷入緊縮,中國回升至50.5,但復甦力道不穩定。歐元區意外走出谷底達50.7,創下近三年來,首度跨過50榮枯線恢復擴張,但是川普把金磚國家逼得團結在一起,美國還能贏多久?
今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前 8個月每月都上漲,這在過去37年只出現過兩次,分別是2017年川普的第一任期,和1993年柯林頓主政時期。今年新興市場市值大增4.3兆美元,但是企業的獲利卻已經連續13季低於預期,財測也開始下滑,9月股市漲多難免有壓力,也該整理了。
通常歐美股市全年「九月魔咒」表現最弱,道瓊、標普、那斯達克三大指數往往會創下全年最大跌幅,過去35年,標普500在9月平均下跌0.8%,並且一共下跌18次,是「唯一」下跌次數多於上漲的月份。自1950年來,9月S&P500標指,平均跌幅0.7%。臺股9月一開始跌到23885點,但跌不下去,就反彈了!
比特幣8/14天價12.4萬美元反轉,小跌破半年線到10.7萬美元;代表保守態度的白銀9月突破每盎司40美元關鍵大關,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新高,今年漲幅已超過40%;金價再創歷史新高3557美元,市場偏保守!原本PCB、CCL、金箔、玻纖布相關股大漲,但近期日本玻璃纖維大廠日東紡(Nittobo)宣佈斥資約150億日圓在福島擴廠,之前的PCB上下游飆股,如CCL臺光電、臺耀及玻纖布臺玻、富喬,都已經跌出頭部型態,高點投信才大買金居,但外資大賣對做,電子股要換檔了,新題材在哪呢?
兩岸股市大對比,選股新方向
陸股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寒武紀曆史性崛起,8/28股價正式超越貴州茅臺,登上「股王」寶座。市值超越5800億人民幣,併成爲唯一股價破千的科技A股。大陸AI浪潮剛崛起,在輝達H20停產事件、國產替代浪潮下,加上中美晶片戰限制,中國政府大力推動突破美國限制,寒武紀就是「國產 AI 晶片第一股」。
8月上證指數創十年來新高,陸股 ETF永豐中國科技50大(00887),單月大漲29%,第一大就是「寒武紀」,今年股價大漲1.1倍;持股第二大爲「中際旭創」,持有9.24%,號稱中國的AAOI,是大陸光學收發模組供應商之一,在高速光模組800G、1.6T市場擁有競爭優勢,今年股價大漲224%,有如臺股矽光子、光通訊的聯鈞、華星光、波若威。
中際旭創去年營收人民幣238.62億,年增1.2倍,今年預估EPS 9.72元,本益比40倍上下,但寒武紀的P/E就近600倍,題材股飆起來特別瘋。第三大爲「恆瑞醫藥」,持股8.64%,是大陸生技龍頭股,可以和近日臺股的「新股王」康霈*對比。
1658期萬寶週刊封面標題:「WHY這麼多檔千金股?」因爲統計上市、上櫃高達24檔, 如果把興櫃加入,半導體設備股鴻勁股價也高到1700元等級。此外,這幾年市場有心人開始「拆股」,因此在9/3悄悄出現一檔新股王。康霈*,因爲先一股拆成兩股,7/2飆到1405元,換算面額十元,等於2810元,但是7/21再一股拆十股,一度跌到119元,但9/3飆到漲停板254.5元,如果以面額十元來看,乘以20倍等於5090元,正式超過股王信驊的股價。
這種現象很可能會持續的擴散,上曜集團旗下的世紀*,也是面額0.5元,還原股價約2000元了,由於康霈*原先就是MSCI小型指數成分股,所以在8/8公佈季度調整,和川湖同步被提升到全球MSCI全球標準型指數新增個股,剔除寶成及潤泰新這兩檔總市值只有各800多億臺幣的個股,因此市場主力一路拉擡股價到了8/26當天,總成交近10.8萬張,尾盤最後的五分鐘撮合交易近7萬張,主要是MSCI被動型基金佈局大買,但當天外資券商也同步大賣,若扣除主力的假外資賣出,外資淨買超才10309張。
但事實上,主力利用外資戶頭大量出脫套現百億臺幣以上,接着MSCI隨着總市值的浮動而微調,市場開始傳出,「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指數系列基本規則」市值排名前40的公司具納入資格,跌出61名之外者將面臨刪除壓力,康霈上月底市值2956億,排名第38、川湖市值2787億,排名第42、健策市值2722億,排名第43,這三檔被點名可能有望新納入,但和碩、臺泥、藥華藥很可能遭剔除。
以目前最大ETF 0050大約6550億臺幣,參考長榮的0.41%持股比例,估計可能要買1萬張,這種主力拉高再套給ETF的手法,大陸今年崛起來的新股王寒武紀也是,不過寒武紀是政策支持拉擡,康霈*是靠主力炒高,總市值已達4000億臺幣,授權金不可能這麼高,當這一波九月指數「2萬4」上下橫盤,臺股中元節小鬼當家,大陸9/3大閱兵,臺股猛炒軍工股無人機、無人船,這現象十分誇張。
上週介紹的宏達電旗下最新AI智慧眼鏡「VIVE Eagle」9月正式開賣熱銷,交投人氣旺,近日當衝高達七成,獨賣電信商臺灣大哥大也表示預購銷售熱,選擇高資費月租方案的用戶約8成。「元宇宙」題材的頭盔2021年9月推出,也沒見到真正銷了幾臺,但股價炒到97.3元,這一次應該會更旺吧!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