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東錢湖畔發現南宋貴族墓葬,引發墓主人大猜想
(原標題:寧波東錢湖畔發現南宋貴族墓葬,引發墓主人大猜想)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中,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附近尋到不少新發現。
繼太平天國兵營遺址、宋元時期鏡中寺遺址後,近日,普查人員在東錢湖福泉山下大慈寺附近山上,再次發現一座南宋時期貴族墓葬,墓主暫時無法確認。
據瞭解,該墓葬是業餘文保員張良君在爬山途中發現的,向鄞州區“四普”文物工作隊提供線索後,普查隊已多次上山覈查。
從現場看,該墓規模較爲可觀,沿陡坡共築有六級臺地,每個平臺同寬,高約2米、寬約5米。平臺外側由亂石砌築,中間爲臺階,臺階部分已損。
亂石砌築的多層臺地。
該墓雖然破壞嚴重,但形制基本清晰,現場可以看到較多仿木結構的石刻堆積,雕刻非常精美。
特別是格子門,以及門上的捲簾,捲簾上的紋飾、構件,都雕刻精細,清晰可辨,體現出很強的寫實性與生活氣息。
格子門。
捲簾。
據瞭解,東錢湖已經發現的宋代貴族墓大都墓面(即墓包前的一個朝面)被毀,保存不甚完整,但該墓墓面總寬約12米,結構保存得相當完好,且造型古樸,爲今後修復東錢湖宋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參考資料。
墓面。
同時,該墓墓穴周邊還散落着不少仿木結構石刻,包括斗拱、角樑、飛檐等,部分構件仍掩埋於荒草之中,從露出地面的部分看,不難想象其規模。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曾提到,宋墓存在“角闕”,此次發現基本可以印證,東錢湖宋墓四周也有此類遺存。
仿木斗拱。
角樑。
類似角闕殘件。
歇山頂。
此外,現場還發現了多個洞穴,墓內情況不詳。
鄞州“四普”工作隊表示,大家所知道的東錢湖周邊的南宋石刻,一般是指南宋貴族墓前的石像生,事實上,它們只是墓葬的組成部分。
此前,伴隨大量石像生被遷往南宋石刻公園,墓葬所在位置與墓葬本體逐漸被人遺忘,以致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
鄞州區開展“四普”工作以來,特別重視在東錢湖周邊排摸。利用冬季草木枯萎之際,普查隊對石像生被遷移後被人遺忘的宋代墓葬原址開展了專項調查。
截至目前,已發現多處此類墓葬,接下來的工作中,將讓這些貴族墓葬遺址重新迴歸到文物序列中來。
其他石刻殘件。
至於此次發現墓葬的主人,
但鄞州區“四普”隊工作人員給出了某種猜想:
“大家都知道,大慈寺北側有一座南宋丞相史彌遠墓,此前作爲‘東錢湖墓葬羣’的組成部分,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其母親也葬在附近,但一直沒有發現。從遺存石刻的精美程度看,可以確認這一定是一座南宋時期的貴族墓。我們不排除該墓葬是史彌遠母親周惠墓的可能性,但只是一種猜測。”
來源:綜合自寧波日報、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