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北侖——親清雙向發力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在浙江寧波北侖區臨港新材料產業園內,挖掘機、吊車、推土車協同作業,全速推進中哲集團高端合成橡膠項目建設。該項目從簽訂投資協議到開工建設,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基本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政府的主動服務和高效審批,讓項目籌建能夠提前落地。”中哲集團政務事務相關負責人陳華鋒說。此前,該項目預徵地塊中的部分土地報批面臨流程多、耗時長等難題。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寧波北侖區紀委監委緊盯項目開工建設關鍵節點和問題堵點,通過實地走訪、摸清實情、聯合會商,推動職能部門主動作爲,協助企業全流程報批,審批效率較正常流程提速50%以上。據悉,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達35億元,將進一步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作爲寧波舟山港核心承載區、長三角南翼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對外開放門戶,寧波北侖經濟總量大、外向度高、經營主體活躍。“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護航一流強港建設是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重要實踐。”北侖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王恩勝表示,該區紀檢監察部門從項目籌建開始跟進,以“全鏈條”監督體系,全力推動區域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推動項目落地只是起步,如何解決企業日常經營中碰到的難點痛點問題?北侖區創新推出企業“煩惱指數”,以企業爲中心,一端連接着北侖20個工業社區的200餘名“親清管家”,定期對接近6000家企業收集“煩惱”,並進行歸類、分辦;另一端連接着11個屬地街道、20餘個職能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後者聚焦行政審批、執法監管、廉潔履職等方面開展企業“煩惱”解決情況的專項監督,確保企業訴求件件有反饋、事事有迴應,並每月彙總,直觀反映企業堵點問題的熱度和實際解決的力度。今年以來,該區“親清管家”已收集企業“煩惱”700餘個,推動解決580餘個。

北侖區還發布了“營商環境優化行動十八條措施”,推動提升涉企法治服務、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加強要素保障服務、深化開放自貿服務4方面18條54項具體任務全面落地。與此同時,北侖區堅持“嚴管+厚愛”雙向發力,一方面制定公職人員政商交往的“十可爲”正向行爲清單和“十不準”負向行爲清單,引導幹部在營商環境工作中守住廉潔底線;另一方面推動精準問責在招商引資、服務企業、政策創新等領域運用,讓幹部放開手腳真抓實幹。

近年來,北侖區營商環境持續提升,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正在顯現:全區已連續7年規上工業增加值位居浙江全省第一,區域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與活力,在浙江省營商環境監測中位居第一梯隊。(經濟日報記者 鬱進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