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議員選區切兩半再增1席?草案公聽會正反意見均有
新竹縣竹北市東西區發展與人口均有落差,竹縣選委會11日舉辦議員選區變更草案公聽會,蒐集地方民代意見。(邱立雅攝)
新竹縣竹北市人口持續增長已達近22萬人,東西區人口落差近10萬人,新竹縣選委會11日舉辦21屆議員選區變更草案公聽會,變更範圍爲竹北市切分爲東、西兩個選區,議員席次從12增加爲13人,關西鎮則從2席議員削減爲1席。
統計2024年底竹北市東區人口數約爲15.5萬人、西區人口爲6.5萬人,人口成長率88%落在東區。有鑑於東西區發展不均衡,有新竹縣民陳情書籲請新竹縣議會正視竹北市東西區發展失衡,新竹縣選委會依規召開公聽會,邀請現任議員及民代參與,蒐集地方意見。
根據竹縣選委會簡報指出,本屆縣議員選區共畫分13個選區,1至10爲區域議員選區,第11爲平地原住民選區,第12至13爲山地原住民選區。選出區域34名、平地住民1名、山地原住民2名,一共37席議員。
目前竹北市有12席名額,其中3名爲婦女保障名額。若選區變更後,將以鐵路爲屆,切分爲東、西兩區,東區應選名額9席(其中婦女保障名額2席)、西區應選名額4席(其中婦女保障名額1席)。依選區人數平均,東區1名議員平均服務1.7萬人、西區1名議員平均服務1.6萬人。關西鎮原本2席議員將削減爲1人。
公聽會中不少西區里長均表示支持畫分選區,認爲選區縮小之後,議員服務會更細緻周到。居住在西區的民進黨籍現任議員張珈源也相當贊成,他表示一個竹北兩個世界,西區不只有嫌惡設施,還有軍事操演的噪音,東西兩區人口與收入結構落差大,分區有好處。國民黨籍縣議員林禹佑也贊成分區,但希望用立委的選區去畫分。
無籍議員鄭美琴則持反對意見,她認爲應是全體議員爭取西區發展、如何把資源用在西區,較有效率。民進黨籍議員蔡蕥鍹則持不支持意見,她認爲若分區後,每位議員服務的人口數差不多,跟現行4個市民代表選區相較,切4塊更好選。不過民政處解釋,市民代表與議員選區計算公式完全不同,對於票票等值的法令規定也不一樣。
選區改變受到衝擊的國民黨籍關西鎮議員羅仕琦苦笑稱大家都爲他抱屈,他解釋,關西鎮面積是竹北的3倍大,早期最多還有3席議員的輝煌歷史,他認爲是否能與地制法一樣,參酌人口、面積來調整,少掉1席對關西影響甚大,盼能維持2席。不過民政處則解釋關西鎮人口驟減是不爭的事實,期盼明年度中選會精算人口數時,能把戶籍人口數往上衝。
民政處指出,此次草案公聽會意見無論正反、該如何畫分區域等,均會持續研商,綜合各面向資料經討論,將意見收納呈報至中選會來審定,預計年底將有初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