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天坑案追坍塌真相 鑑定人:與未按圖施工有關、仍待計算驗證
新竹縣竹北市「丰采520」建案附近道路達5次以上坍塌,引發天坑疑雲,司法案件從今起進入審理庭。記者郭政芬/攝影
新竹縣竹北市「丰采520」建案周邊接連出現路面坍塌,引發「天坑案」。新竹地方法院今日開庭審理,並傳喚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兩名鑑定人出庭作證。檢察官王遠志質疑,「三次坍塌是否與未按圖施工有關?」曹姓鑑定人最終沉思20秒後點頭回答「是。」不過辯護律師林永頌反問,「這項結論是否有實際計算佐證?18.5米H型鋼是否深度不足?」鑑定人迴應,結論是推測,造成地表沉陷原因複雜,深度是否足夠,要檢核5大項目,無法以手算判定,須透過程式計算才能準確評估。
今天庭訊以豐邑組爲主,王遠志與林永頌先後交互詰問,王遠志先指出,地檢署委託的鑑定題目包含「原設計與變更設計是否違反技術規定」,但爲何卻未進行?鑑定人迴應,因預算僅百餘萬元,無法涵蓋完整分析,若要詳細計算,費用需達4、500萬以上。
王遠志詢問,施工廠商是否不該刪減圖面項目,第二次變更設計將33.8米H型鋼縮短爲18.5米,加上27公尺CCP,是否符合建築技術規定?鑑定人則強調,這27公尺沒有任何計算資料,沒有分析他並不知道。王再度追問,「2022年7月、8月與2023年4月三次坍塌事件,是否與未按圖施工有關?」鑑定人沉默約20秒後回答:「是。」
林永頌則詢問,這項結論是否有實際計算佐證?深度18.5米是否不足?鑑定人坦言,未曾計算過,這是推測結果,造成地表沉陷原因複雜,加上擋土牆非線性,無法用手算出,得靠程式來算才精準。
林永頌另就規範提問,是否規定擋土設施必須深於開挖深度?鑑定人指出,建築構造規範主要要求「安全係數」,並未強制規定深度,但實務上,爲確保穩定,多數設計仍會比開挖更深。他也提到,逆打工法的支撐適用結構本身的樑板系統,會比順打工法的安全結構強,但仍須個案檢核。
鑑定人再次強調,4月27日坍塌與地下6樓開挖位置接近,兩者可能具關聯性。但是坍塌是許多原因造成,包含土壤屬非均質地層,且坍塌前連日大雨,推測降雨使地下水滲入鬆散砂岩孔隙,經由孔隙壓力影響路面回填土層,導致土壤流失、孔隙增多,最終造成瀝青混凝土強度不足、路面坍塌。
新竹縣竹北市「丰采520」建案附近道路達5次以上坍塌,引發天坑疑雲,司法案件從今起進入審理庭,由於涉案與傳喚證人的人數衆多,將從8月審理到明年3月,接下來將續傳喚其他公會的鑑定人到庭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