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太子樓廊道 成打卡新景點
新竹縣竹北市公所近期更新竹北市場屋頂「太子樓」結構,並美化市場走廊空間,讓傳統市場不只好買,也更舒適怡人,還成爲網美打卡新景點。(竹北市公所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有55年曆史的新竹縣竹北傳統市場因已超過半世紀曆史,屋頂結構老化、空氣對流不佳,採購環境不友善,竹北市公所近期投入250萬元,更新屋頂「太子樓」結構,並美化市場走廊空間,讓傳統市場不只好買,也更舒適怡人,近來讓不少買菜的婆婆媽媽非常有感,還成網美打卡新景點。
竹北市長鄭朝方表示,隨着夏季到來,竹北市場悶熱與通風不良的問題,長期困擾着攤商及採購的民衆,因此近期動工改善,除加裝多組吊掛式導流式風機、排風扇、大型涼風扇等,也更新市場屋頂3組已劣化的「太子樓」,有效提升隔熱與通風效能,讓民衆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能舒適採買。
市公所解釋,「太子樓」是傳統日式建築中的「越屋根」,透過熱空氣上升原理將悶氣導出屋外,達到通風與降溫效果。然而竹北市場內的太子樓經年累月使用,原結構遮板早已劣化、剝落、掉屑,嚴重影響原有功能。
此次改造除更新太子樓,市公所也進一步將主攤區內原本雜亂不堪的中央走道重新整理,打造出光線灑落、簡潔明亮的「太子樓廊道」,同時特別注入減法美學,提升空間質感,有如網美般的環境,成爲IG打卡新景點。
市公所指出,「太子樓廊道」設置有簡約座椅,讓買菜族能隨時歇腳、交流,而牆面設置的3個展示櫥窗,目前展出經濟部樂活名攤獲獎產品、市場生活節輔導成果,以及「影平方」攝影比賽得獎作品,未來將作爲行銷竹北市場品牌與促銷活動的訊息平臺,也透過美學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傳統早市,穿搭上現代文青的外衣,要讓新世代走進傳統市場駐足、採買,從中看見竹北市井生活的溫度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