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被動基金績效牛氣沖天 復華中國 5G 漲逾七成稱冠

全球股市漲不停,帶動國內主被動基金也展現狂牛氣勢,其中共同基金績效前五名報酬率皆逾四成,ETF更從五成起跳。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球股市漲不停,帶動國內主被動基金也展現狂牛氣勢,其中共同基金績效前五名報酬率皆逾四成,ETF更從五成起跳。進入10月,全球主要股市持續創新高,聚焦科技等強勢題材共同基金及ETF,在「AI救世主」光環加持下,今年來績效躍居前茅。

理柏資訊統計,目前投信發行主被動基金共有逾千檔,今年來共同基金、ETF績效前五名,八成由大中華及臺股產品包辦,其中復華中國5G(00877)漲勢逾七成稱冠ETF市場,復華華人世紀基金以48%領先共同基金羣雄;合庫臺灣、合庫臺灣高科技及富邦新臺商基金以逾四成躍居臺股基金前三傑;元大航太防衛科技、第一金太空衛星等ETF也以逾五成績效擠進排行榜。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AI展望樂觀,帶動明年相關企業獲利成長,支撐市場風險情緒,推升美、臺、日、韓、陸港等股市及類股表現續強,市場持續聚焦AI應用發展及各龍頭企業合作所帶來的商機,預期相關受惠題材仍是後續多頭行情下的亮點佈局產業。

外電報導,鑑於AI發展前景與美國經濟表現,高盛預估美股企業第3季財報有望超預期,此外在人工智慧、科技產業發展及政策改革驅動下,對中國資產維持超配立場。

復華中國5G ETF經理人吳允翔指出,AI規模化應用持續帶動全球算力推升光通信需求,挹注相關供應鏈成長動能,若擔心高檔震盪風險,建議透過逢低分批方式佈局。

富邦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蔡宗和表示,儘管近期中國股市已有一波漲幅,但從股債收益差來看,目前仍僅回到近三年平均水準,距離2021年高點仍有約一個標準差,整體估值並不昂貴。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中國股票相較於債券仍具相對優勢,具備中長期投資潛力。

產業政策則預期以科技創新與自主可控爲主軸,涵蓋AI、半導體、高端製造等領域,全國統一大市場與反內卷議題也可能納入討論。「十五五」規劃將成爲近期市場焦點,有望爲中國內需與新興產業注入新動能,建議投資人可關注相關政策走向,適時佈局具內需與科技題材的中國股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