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瑜鄰居掛布條 專家感悟:買房更應注重這件事
高雄房市示意圖/記者遊智文攝影
藝人周子瑜位於高雄農16特區豪宅,因有住戶不滿建商未依約定代墊裝潢費讓住戶無息分期,日前在陽臺掛白布條寫「跟巨星當鄰居請三思」,經媒體報導,引發討論。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該爭議爲特定住戶與建商之間的糾紛,住戶以此標題成功吸引媒體,但其實和「巨星鄰居」根本無關,周子瑜可說躺着也中槍, 現在布條已取下,雙方應該已達成協議。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則表示,這事讓人感悟一事,很多人買房子只關注建築品質,其實建商「誠信」纔是消費者避免踩雷的第一個觀察指標,所謂誠信包括契約精神、履約能力以及是否有無不良紀錄。
他表示,民衆在找新建案時應要避開五種誠信有問題的建商,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一是一案建商。一案建商指的是推一個建案後就結束公司營運,躲避責任的建商。這類公司有的會找人頭當負責人,民衆可從公司營業資訊,搭配司法檢索系統進行比對,若負責人曾在一案公司擔任股東或負責人,應多留心。
二是來歷不明的建商。如果是大建商或可靠建商的子公司,首次推案可被信任。但若是「第一次推案又查不到背景的建商」,消費者應有警覺意識,不要聽風就是雨,因爲這種建商爆雷機率相對高。
第三,曾經反悔不賣的建商。有些建商因預約單賣太便宜,反悔不賣或臨時加價才願簽約,有的建商則是預售時便宜賣,完工交屋時不甘心,要買方必須加價才交屋。這樣的建商,毫無契約精神,敢做一次,就敢幹第二次。
第四,下臺身影難看的建商。房市景氣起起伏伏,難免有低迷時候,撐不下去熄燈合理正常。不過,有的建商是惡意倒閉,單純是爲了規避賠償,這類建商往往若干年後另起爐竈,以新公司名義捲土重來推案,消費者要多小心。
第五,預售屋履保不實的建商。雖然政府規定預售屋須辦理預售屋履約保證,可是有少部份建商投機取巧,送給政府審查的資料載明有辦履保,實際上購屋族繳納的價金並未匯入信託專戶,而是匯至建商公司名下戶頭,跟這種建商買房風險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