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路」將臺大一分為二 這條神秘道路的前世今生
臺大學生昨天在舟山路抗議,要求校方應立即停止封道工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2/06 周文鬱攝影)
舟山路是臺灣大學校內的一條道路,由羅斯褔路貫穿臺大校園至基隆路,原名爲基隆路三段,隨着1973年基隆路拓寬與新建工程完成,改爲今名。由於臺大校方的爭取,1999年臺北市長陳水扁同意劃爲臺大校地,並於隔年實施。
【推薦閱讀】 「克難街」更名「國興路」 回顧臺北街道今昔樣貌 臺北消失的道路名! 「軍功路」更名「和平東路四段」門牌鍍金
1973年,將舊有的基隆路三段改名爲舟山路時,曾有一羣臺大教授聯名上書,希望改名爲大學路或僑光路。理由是新路名的發音容易與松山路或中山路混淆,造成當地居民的困擾。至於建議改名爲僑光路,是因爲這條路上有僑委會管理的僑生活動中心-僑光堂。但是市府並未採納,仍保留舟山路的名稱。
因爲舟山路將臺大校總區一分爲二,臺大校方爲了校園的整體發展,積極爭取將舟山路納入臺大校地。1990年代常有砂石車在舟山路上高速行駛,臺大師生爲了上課穿越舟山路,經常險象環生。臺大學生會爲此向市府陳情,希望把舟山路劃爲臺大校內道路,還曾經在舟山路舉辦耶誕舞會,以凸顯這個問題。
1998年,臺北市長陳水扁送給母校臺大一個大禮,同意以互相撥用的方式,將舟山路變更爲臺大的校內道路,並於隔年實施。但有世代居住臺大附近的資深居民表達不同立場的意見,認爲這是臺大爲了擴張校地「蠶食鯨吞」的結果。
臺大校方取得舟山路後,不再提供校外車輛通行,並進行校園景觀工程,改善舟山路沿線的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