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李彥宏非常睿智,比OpenAl更聰明,及時轉身宣佈開源
3月4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在全國兩會前夕圍繞DeepSeek開源模式發表觀點。
周鴻禕指出,李彥宏非常睿智,也非常老江湖。李彥宏最初並不認同開源模式,因爲他認爲自己的模式與OpenAI較爲相似。然而,李彥宏比OpenAI更聰明的地方在於及時轉變策略,宣佈開源。在百度開源之後,阿里巴巴更加堅定地支持開源,字節跳動或許也會加入開源的行列。開源生態一旦形成,會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通常情況下,開源模式一旦成熟,必然能夠戰勝閉源模式。
周鴻禕還提到,很多人經常詢問他關於中美AI能力的差距。關於這個問題,網上有許多專家聲稱差距有十年、幾十年,這些說法未免過於悲觀。實際上,差距並沒有那麼大,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兩三年,甚至在某些方面,我們已經迎頭趕上。僅憑技術一項,我們能否永遠領先美國?我認爲這是不可能的。如今,我們在GPT-01上取得了進展,雖然與o3還有差距,但未來他們借鑑DeepSeek的論文,可能會推出類似Llama的技術,從而趕上R1。而R1也可能升級爲R2,再次取得領先。在人工智能領域,隨時可能有一家小公司憑藉領先的技術脫穎而出,因爲這種工具的門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周鴻禕的這番言論,讓人不禁聯想到他與李彥宏之間關於“開源與閉源”的爭議。
時間回到2024年4月下旬,周鴻禕在公開場合對李彥宏“開源模型會逐漸落後”的觀點進行了反駁,他堅定地表示:“我堅信開源的力量。網上有些名人說開源不如閉源,這簡直是胡說八道,大家千萬別被誤導。說這話的公司自己也是藉助開源的力量發展起來的。”
他進一步指出,沒有開源就沒有Linux,沒有Linux就沒有今天的互聯網。他提到,目前大家都在追求20萬字、50萬字甚至100萬字的模型,而100萬字可能很快就會成爲標配。360也將相關能力開源,讓衆多大模型具備了“閱讀一本《三國演義》”的能力。他再次強調:“這就是開源的力量,大家不必閉門造車,重複發明輪子。”
此前,百度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彥宏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表示,通過降維剪裁的模型在同等尺寸下效果更好,同等效果下成本更低。他當時堅信“開源模型會越來越落後”。然而,僅半年多後,百度便被DeepSeek推出的DeepSeek R1和DeepSeek V3在功能上嚴重“降維打擊”,並隨後宣佈開源其自家大模型。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