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觀基金會赴北京 送愛給癌童
周大觀基金會29日上午在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向大陸的癌童致贈助學金。記者廖士鋒/攝影
北京7月底暴雨驟下,不過一場兩岸罹癌幼童與青少年相互勉勵的送愛活動仍如期登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9日在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舉辦一場兩岸癌症患者的交流活動,並致贈助學金,基金會並表示希望能將臺灣成功的「學生團體保險條例」介紹給大陸參考。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9日上午聯合北京兒童健康基金會、北京青愛教育基金會,在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舉辦「兩岸一家,讓愛起飛」活動,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偕多位臺灣罹癌青少年,和大陸的多位癌童一起互相打氣,並互贈贈品,基金會另捐助大陸20位癌童助學金。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致詞時分享許多故事,並指出我們不讓任何罹癌的孩子孤獨去面對癌症,萬一癌童不幸往生,也希望父母不要怪罪所有的醫務人員,同時也不讓任何因爲兒童不幸往生的父母或家人孤獨去面對悲傷。他說希望每年也能夠接待大陸的兒童、抗癌鬥士到臺灣來趟生命之旅,「希望你們是不孤單也不寂寞的」。
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兩岸交流基金管委會主任黃文濤在致詞時提到,海協會、兩岸交流基金作爲本次公益活動的支持單位,能夠爲兩岸青少年點亮生命之光,提供一些幫助,感到十分高興和欣慰。他強調「讓我們爲兩岸抗癌小勇士們祝福,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兩岸的明天更美好」。
活動除了有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頒發給20位北京兒童醫院受助者「抗癌圓夢助醫助學金」,還有周大觀「我還有一隻腳」圖書捐贈、小提琴捐贈、捐發儀式,並有兩岸罹癌者分享心路歷程,互贈贈品等,相當溫馨。
周進華受訪時表示,28年前到大陸時,上海兒童醫院的隔離病房是用塑膠套包起來,這30年來大陸進步不少,但是軟體及醫務人員方面,臺灣仍能給他們借鏡。他強調最心疼的是當時很多大陸鄉下來的癌症病童,治療一、兩次後就在家裡等死,因當時大陸醫保沒有全面覆蓋,而現在醫保覆蓋,農民工僅約50%、其他約80%,此次最重要是拿在臺灣奮鬥成功的「學生團體保險條例」當作參考,希望他們透過政協、立法等,從兩歲到研究所都可以幫助(病童)。
他說,舉凡包括罕見疾病、癌症還有所有身心障礙,甚至戶外教學的意外、集體中毒等都可以幫忙。他也提到,大陸平均每1個小時就有4名兒童確診罹癌,治癌過程極爲艱辛,亟需各界伸出援手。此次推廣捐發,希望「一發一愛」活動能在大陸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