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開發火熱憂汙染 三重先嗇宮宣佈:即起不燒金
三重先嗇宮即日起不再燒金,改以米代金。記者葉德正/攝影
節能減碳已是國際趨勢,新北市三重區重要地方信仰中心先嗇宮宣佈,即日起不再燒金,改以米代金方式,民衆除可把米帶回,也可捐給廟方媒合弱勢族羣。消息一出不少信徒表示支持,不過也有信徒質疑可能不再靈驗。廟方表示,主要考量近年周邊大樓陸續完工,爲了減少污染必須改革,目前香也減至1支爲限,心誠則靈。
北市行天宮已經在2014年開始禁止燃香,百年古剎龍山寺也在2020年禁香,新北市目前僅三峽行修宮禁止燒香燒金,其餘大部分廟宇仍維持這項傳統文化。
新北市民政局指出,新北市持續推廣環保祭祀,目前持續透過各區宗教研習、結合節令宣導等方式,呼籲宮廟落實減香祭祀、金紙集中燃燒、使用大面額紙錢等作爲,也鼓勵民衆祭拜時以米代金、以功代金,推廣環保祭祀,以兼顧宗教信仰與環境保護;截至去年底,新北目前配合減香寺廟有77家、減少燒紙錢金爐者有13家。
三重先嗇宮主祀神農大帝,去年甫滿創立270週年,每年的「三重大拜拜」,總是吸引全國上百尊神將會師,廟方爲減少地方衝擊,已將過去常見的炸轎,改爲環保鞭炮,目的就是希望維持傳統文化之際,也能兼顧地方居民感受。
廟方昨日公告,本宮爲了配合政府「以米代金」政策,提倡環保、減少空氣污染,即日起不再提供金紙,全面改用以米代金,民衆購買的米中,有一張金紙,會由廟方代燒。
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表示,新北市府第二行政中心即將進駐,周邊大樓、公寓如雨後春筍建立,爲了減少空氣污染、敦親睦鄰,經過長時間研議後,不再燒金。
李乾龍表示,目前廟內設有「以米代金」販賣機,米是向臺中大甲農會採購,祭祀過後的米除了自己帶回,也可請廟方媒合給弱勢族羣積德,香部分則已減爲1支。
昨日消息一出,不少信徒認爲廟方與時俱進,有信徒說,節能減碳過程,還能幫助農民與弱勢朋友「一兼二顧」。
不過也有信徒質疑,此作爲是打壓、糟蹋傳統信仰,連傳統的燒金都不行,明天是不是就禁止點香拜拜,說什麼環保政策,根本只是迎合政府一起打壓民間信仰。
三重先嗇宮即日起不再燒金,改以米代金,現場有以米代金販賣機。記者葉德正/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