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鷹」雄不畏出身低 臺鋼自培崛起新勢力
顏鬱軒。臺鋼雄鷹隊提供
【撰文・陳品宇】
在選秀會上獲得唱名是每個球員一生夢想,落選除了迴歸業餘,重整步伐來年再戰,以自主培訓身分加入也是管道之一,臺鋼雄鷹成立至今網羅5名自培好手,不只在近年陸續轉正,甚至在一軍扮演可用之兵,投資眼光精準,自培勢力規模之大實屬罕見。
球員天賦有高低之分,能獲得各隊關愛目光天之驕子畢竟是極少數,堅持不懈躋身職棒殿堂都值得掌聲,除了選秀會上網羅潛力股,球團也可以於會後自行接觸吸收落選球員,根據聯盟現行規定,自培球員非合約所屬,不佔用60人名單,球團可在下年度賽季開始前向聯盟登錄,始可參與二軍賽事。
自主培訓制度從球隊角度考量,捨去60人名單撙節煩惱,增加挖掘新秀機會,對球員而言也形同多了個職棒名額,然而,相比於選秀會上中選好手,自培球員非球團農場重點栽培,沒有傲人光環加身,資源、機會少先不說,轉正之路也前途未卜,運氣好一年內就看見希望曙光;也有些一等就是兩、三年起跳,自信心受侵蝕,還要爭取在少數機會內讓教練留下好印象,箇中辛酸只有體會過才能明白。
放手一搏只爲職棒夢 自培戰隊接力成行
黃勃睿。臺鋼雄鷹提供
臺鋼雄鷹2022年創隊,從零開始打造球隊,急缺能征善戰之士,除了首年選秀一口氣帶回30名好手,也在選後與顏鬱軒、黃勃睿、吳柏萱、葉保弟4人簽下自主培訓合約,2023年選後,湯家豪在冬季聯盟結束之後也加入其中一員。
葉保弟2023年5月搶先一步成隊史首名轉正自培球員,黃勃睿該年底跟上腳步,吳柏萱2024年初轉正,而今年春訓再宣佈顏鬱軒、湯家豪兩人晉升正式球員,雖然都繞了點遠路,皇天不負苦心人,曾經同甘共苦衆人總算告別三位數背號。
五個人、五段故事,起點不同,生存渴望在背後推着往相同舞臺邁進,平凡履歷曾經只是測試會上一張不起眼報名表,選秀名落孫山是共有苦澀記憶,年紀最長黃勃睿甚至落選達四次,之所以沒有放棄以自培身分謀生存,有時是博一口氣,也是沒有退路。
顏鬱軒提到,2022年選秀是給自己的停損點,落選後如果沒自培機會就打算放棄棒球,「除了臺電、合庫較穩定,天花板都沒很高,不如多學個一技之長,人生也不是隻有棒球。」因此當臺鋼伸出橄欖枝時,沒猶豫太久就答應。黃勃睿也將該年選秀視爲最後一次考驗,「球探打給我時當然馬上說好,沒有第二個想法,因爲目標就是職棒。」受訪時黃勃睿一邊比手畫腳,形容接到通知時嘴角上揚幅度還歷歷在目。
吳柏萱。臺鋼雄鷹隊提供
相比之下,五人中唯一高中畢業即接受自主培訓吳柏萱,以及在業餘球隊穩定發展湯家豪是兩個極端,吳柏萱說:「聽到邀請有想了一下,不過高中教練說有機會進職棒就快點進來,就怕之後沒機會。」湯家豪則回顧道,當時業餘球隊曾提高待遇想將他留住,但跟教練、經理深聊後,還是想拚一回職棒不留遺憾,「既然都打棒球了,就是想要拚上去,職棒目標就在眼前,都打到這個層級了不如放手一搏。」
心魔糾纏考驗意志力 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
湯家豪(左)。臺鋼雄鷹隊提供
收到自培邀約只是起點,起跑點比他人更劣勢,球技、態度一刻不能懈怠,沒有獲得轉正前一切都毫無保障,危機意識從第一天起就深植腦海,顏鬱軒記得清楚,2023年是最煎熬賽季,球隊隔年要上一軍,能穩定獲得上場機會都是球隊未來主力,「洪總(洪一中)從季前自辦賽到二軍例行賽都有給機會,但我沒把握住,連續23個打席沒安打,整年只能在基地組調整動作,沒有比賽驗證方向像是無頭蒼蠅,鑽牛角尖就綁手綁腳,儘量跟自己說放開點,但很難,真的很難,因爲很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五人同甘共苦,相同命運交織出革命情誼,顏鬱軒提到,同爲自培選手會彼此打氣,當對方最佳心靈支柱,「那年列隊一眼看過去背上三個號碼就我們四個,小湯進來後變五個,彼此會互相鼓勵、分享心裡話。」
吳柏萱也提到,18歲體能、技術都不足,完全跟不上學長,是最難熬時光,「技術方面感覺怎麼追都追不上,身體沒那麼強壯,訓練應付不來就容易受傷。」黃勃睿大學畢業後在業餘打了3年球,但初入職棒還是花了不少時間調適,職棒是日復一日長期作戰,即便今天狀況差、控球不好,隔天還是要好整以暇準備比賽。
自加入臺鋼後,湯家豪二軍打擊率穩定保持在3成之上,但好漢最怕傷來磨,季中守備時遭強襲球直擊面部,鼻骨當場碎裂,醫生評估需3個月時間才能正常練習,但湯家豪硬是隻花1個月就戴上面罩重返球場,「受傷那段時間一直想,好不容易纔得到穩定出賽,機會不多,場下準備很久才能等到一、兩次打席,沒把握好又要重來一次。」
葉保弟。臺鋼雄鷹隊提供
葉保弟路途則更爲曲折,大四時球隊降級後宣佈解散無球可打,壓線報名臺鋼自辦測試會進入球探目光,選秀會上落選後先從練習生當起,再怎麼渺小希望都不鬆手,直到秋訓才成自培球員,「練習生時期比較痛苦,要比別人早到,幫忙搬球具、協助球隊,等球員治療放鬆時才能加緊時間練習,一小時內要做很多事,回到宿舍也有很多雜務要做,不知道要繼續這樣多久,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會被看到。」
五人不約而同點出,自培球員自知之明是場上一分鐘、場下十年功,執着在「還要多久纔會輪到我?」質疑只是徒勞,漫長等待換來僅一次機會是家常便飯,唯有不斷打磨技術跟上腳步,纔不愧對全心付出。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積沙成塔頂峰相見 不放棄就是我的超能力」、「珍視機會不留手 全心拚戰永不止息」請參閱最新一期《職業棒球雜誌》(第521期)
▪ 鄧愷威生涯首勝球種分析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