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引退儀式日益隆重 昔日牛將卻無緣掌聲謝幕
中華職棒球星「大師兄」林智勝,日前在臺北大巨蛋舉行盛大引退儀式。 聯合報系資料照
每位職業運動員,生涯總是會走到盡頭的一天,而能夠獲得一場「引退儀式」,代表着他對運動發展及球隊的貢獻有目共睹,值得擁有屬於他的日子。中職最早可回溯至1994年底,兄弟象創隊元老吳俊達,在當年的國際邀請賽後,正式告別球員身份。
早年的中華職棒,許多球星受到簽賭案影響,無論是遭到隱射,或是因爲球隊解散,只能黯然退出職棒舞臺。還有包含黃平洋、陳義信、郭建霖、吳復連、呂明賜、孫昭立、黃煚隆、李安熙及洪一中等9位一代名將,因爲跳槽臺灣大聯盟,卻因爲政策問題,同時遭到勸退,只能在臺北棒球場回顧接力紀念賽,與球場一同告別球迷,無法獲得一場光榮的「引退儀式」。
昔日因爲各隊規模有限,常常是球季結束後,球團整體考量後,規劃球員轉任教練,因此多無法讓隊友及球迷有心理準備,多是僅有新聞稿,僅有少數在次年季初有小型的引退儀式。通常是回顧昔日在球場的榮耀時刻,發表感言並接受隊友、啓蒙教練的祝福及贈禮,以及繞場接受球迷歡送等。僅有少數有其他活動,如劉芙豪在退休時,用爵士鼓表演,展現不一樣的最後一舞。
中職最早可回溯至1994年底,兄弟象創隊元老吳俊達,在當年的國際邀請賽後,正式告別球員身份。 聯合報系資料照
隨着中職不再是資方聯盟,球員地位提升,不再只是球團的棋子,而是重要的資產,許多球星開始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當國外職業運動,開始有選手提前預告引退,同樣的風潮吹向中職,自旅美球星陳金鋒,就在當年的1月初即宣告將是最後一年。提早的提出,可以讓球迷珍惜所剩的賽事,也讓球團可以提早因應,像鋒哥就有許多國外球星的祝賀,其他球隊則紛紛送上祝福,讓活動多提升了一個檔次。在大巨蛋啓用之後,引退儀式更是走向最高潮,活動不再僅是一天,整個系列戰都可以嘉賓從五月天到蕭敬騰、張惠妹,讓感傷的道別變成一場PARTY。
引退儀式越盛大越開心,許多退役球星恐怕感到生錯年代。其中最無奈的大概莫過於興農牛的球員們,因爲球團當年高高在上的策略,加上連續轉賣且接手的企業未延續歷史,讓他們多半無緣獲得引退賽。他們最著名的三番刀中,就只有黃忠義曾辦過引退賽,張泰山則是遭轉賣給統一,鄭兆行在義大時期被溝通轉任教練。另外他們二連霸的功臣葉君璋、曾華偉、郭勇志都是遭釋出,被認爲是因爲參與球員工會的後果。
前興農牛的球員們,多半無緣獲得引退賽,們最著名的三番刀中,就只有黃忠義曾辦過引退賽。 聯合報系資料照
還有就是球隊陸續轉賣給義大及富邦,但他們並未向中信接手兄弟一樣,延續球隊傳統歷史。兩個新球團都不斷的改造球隊,大肆招兵買馬並大量引進旅外球員,但昔日的牛將,並未獲得太多好的待遇,陽建福、林其緯、林英傑、張建銘等,都遭到戰力外。目前仍是球員的林益全及賴鴻誠,都經歷轉隊,對目前球隊貢獻有限,不一定能獲得引退儀式。
除了最慘的興農球員外,另外包含鄭達鴻、蔣智賢、張正偉、王溢正、陳鴻文等,這些昔日戰功彪炳的主力球員,照理說應能獲得引退儀式。然而命運捉弄人,他們共通點就是歷經轉隊,換了求醫後沒有再現王牌身手,成爲保留名單名額不足的犧牲者,連轉任教練機會都沒有。
統一獅展現出對球員的高度敬意,已爲26位球員舉辦引退儀式,圖爲即將舉辦引退賽記者會的胡金龍。 聯合報系資料照
相較之下,統一7-ELEVEn獅展現出對球員的高度敬意,不含今年的胡金龍,已爲26位球員舉辦引退儀式。這不只是告別,更是對生涯付出的肯定。每位曾爲球隊拼戰的主力球員,都應擁有這份榮耀,不該因所屬球隊而有差別待遇。願更多值得喝采的球星,都有一場屬於自己的假日饗宴,能在掌聲中謝幕,而非在沉默中離場。
▪林哲瑄宣告引退 一張圖看生涯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