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全壘打6隊墊底還無人10轟 桃猿四棒海已成追憶

樂天是中職今年最不會打全壘打的球隊。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華職棒2025年例行賽事告一段落。而今年轟出最少全壘打的球隊,是過往素有「暴力猿」、「四棒海」等稱呼的樂天桃猿。他們不僅整季49支全壘打在該項目墊底,也是六隊中唯一不到50轟的隊伍,並距離落後倒數第二名的富邦悍8轟,純長打率(IsoP)0.092則是聯盟倒數第二(僅次於臺鋼)。在缺乏長打的情況下,也嚴重影響到團隊的攻擊火力。

就個別選手而言,今年中職共有11位選手擊出雙位數全壘打,然而這些人之中,竟然沒有任何1人是樂天現役球員。樂天全隊最多全壘打的打者,是林政華和林泓育(兩人皆爲9轟),代表宋晟睿、張肇元(兩人皆爲10轟)如果放到樂天,就會空降爲全隊最會開轟的球員。連「長槍」級的打者都沒幾位,難怪整體全壘打產量敬陪末座。

樂天全隊打者個人最多9轟,由林泓育(圖)與林政華兩人並列,沒有任何一位打者能擊出雙位數全壘打。 聯合報系資料照

爲什麼隊史一向火力不俗的桃猿,竟然連一個10轟打者都難求呢?或許會有人認爲,這幾年樂天主砲頻頻轉隊,例如朱育賢、陳俊秀等選手都已不在陣中,加上林泓育年事漸高,林立和廖健富等人受到傷勢困擾,是造成樂天長打衰退的原因。雖然這些想法不算錯,但過去桃猿之所以砲火兇猛,就在於擅長培育本土砲手,像以前也曾碰到林智勝或王柏融這等級的重砲離隊,但依然能夠有新人竄出,維持攻擊火力。然而,近年樂天卻沒有養出什麼年輕世代的新重砲接班,於是便出現斷層。

樂天這幾年不是沒有選進過具有長打潛力的球員,例如馬傑森、宋嘉翔這些選手,都是青棒時期就頗具長打威力的球員。但弔詭的是,這些選手反而進到職棒後,卻少有令人期待的長打演出。前者至今一轟難求,後者則今年純長打率剩下0.031,比新人年的0.104衰退不少。儘管打擊率2成89看似不錯,但除了沒有長打,選保送能力也很普通,使得宋嘉翔本季OPS+只有69.4,還低於新人年的99.7。

馬傑森加盟桃猿後備受看好,但生涯至今仍是一轟難求。 聯合報系資料照

而樂天今年的打擊問題,或許正可從宋嘉翔身上看到端倪。樂天今年不只長打火力不佳,連保送都選得比別人少。整隊的BB%才5.6,而倒數第二的富邦悍將都有7.0。如果說是因爲球員素質問題,轟不出長打也就罷了,但總不可能說各家投手碰到樂天,控球就會自動變好,因此連保送數都明顯不如別隊,就絕對和打擊策略有關了。

那麼,樂天今年採取怎麼樣的打擊策略呢?事實上樂天還是有幾項數據排在在聯盟前段。例如他們團隊打擊率2成68,就在六隊之中排行第一。而之所以打擊率這麼高,可歸功於他們的平飛球比率(LD%)17.4也是聯盟第一,K%則只有15.7爲聯盟最低。因此今年的樂天桃猿,可說是一支不容易被三振,且擅長擊出大量平飛球,頻頻製造安打的隊伍。

然而,不是說打擊率毫無用處,但現代數據早就證明了,與其追求短程安打,長打砲火跟整體上壘率才更重要。樂天空有打擊率,但轟不出全壘打又不愛選保送,使得團隊OPS+99.9在六隊中僅勝過富邦。整年得分479分,場均得3.99分,也只排在聯盟第四,得分效益實在不能說太好。

事實上,就算不看數據,也能感受到本季樂天的打者,在攻擊面上經常採取比較保守的策略。儘管不是百分之百,但打者在兩好球之前,就放棄把擊球點抓得比較前面拼長打,而是將球帶得比較裡面,追求反方向攻擊的狀況並不少見。這就是典型避免揮空,想把擊球點掌握得更紮實,但也容易犧牲擊球距離的策略。有些樂天選手在從二軍剛升上一軍時,比較容易看到積極的攻擊企圖,但往往在一段時間後又趨於保守。結果,就是雖然成功執行策略,繳出聯盟第一的打擊率,但卻理所當然地沒能反映在得分效率上。

不過,樂天也不是所有球員都放棄追求長打。例如和馬傑森同屆選秀加盟,今年繳出全隊(300打席以上)IsoP最高的林政華(0.154),以及雖然不像去年敲出10轟,但還是打了全隊最多支長打(31支)的陳晨威,還是會視情況追求長程火力。有趣的是,這兩位過去都被認爲是「巧打快腿」型的選手,和傳統重砲沾不上邊,但在他們願意執行一些高風險的策略下,都打出OPS+120以上的佳績,取得高報酬的打擊表現。

林政華是今年樂天純長打率表現最優異的選手,9轟也和林泓育並列全隊最多。 聯合報系資料照

過去桃猿展現兇猛砲火時,時任打擊教練曾豪駒被認爲功不可沒。然而,曾總去年執教樂天二軍時,團隊也在76場比賽僅僅敲出11發全壘打。今年曾總轉任一軍首席兼打教,換成一軍長程砲火嚴重衰退,很難不讓人聯想是否有所關連。爲什麼轉換執教方式的原因不得而知,只能確定的是,若是樂天繼續維持和現在同樣的策略,想再次看到往日重砲如雲的樣貌,或許只能在回憶裡見了。

▪預測中職年度MVP 2投1野三大熱門呼聲高 誰最有機會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