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巨棒揮擊轟到最遠 張肇元新生代重砲司令塔

巨棒揮擊轟到最遠,張肇元成爲新生代重砲司令塔。中央社

【撰文・陳品宇】

臺鋼雄鷹捕手張肇元從統一7-ELEVEN獅起家,原在二軍蟄伏,2022年底意外獲伯樂臺鋼賞識,藉擴編選秀轉戰更寬闊舞臺,甫登一軍攻守穩定發揮,經菜鳥年洗禮,本季喚起魁梧身材內蘊藏長打潛力,下半季全壘打連發,躍升聯盟鐵面重砲代表。

身高破180公分、體重達110公斤,張肇元粗勇「漢草」在人羣中格外醒目,很難不將他與長打好手一詞劃上等號,不過三級棒球期間始終無法用手中球棒打出名堂,守位也不吃香,高中以前雖有蹲捕經驗,但青棒身處菁英彙集平鎮高中,加上教練認爲張肇元體型較笨重,蹲捕吃力,只能以角落內野爲主,升上大學後爲了提升入選職棒機率,在遠房親戚,同時也是臺東大學主帥高克武教練與捕手出身王信民教練建議下,張肇元拾回捕手面罩,接受正規捕手訓練。

半路出家搏職棒門票 腳步踏實才走得遠

張肇元半路出家搏職棒門票,腳步踏實才走得遠。聯合報系資料照

「當時蹲不太下去,髖太硬了,柔軟度也不好。」張肇元苦笑道,守備重新打底,得犧牲更多時間訓練,東大球員多爲自費生,球隊寒暑假不練球,目的是讓球員有時間打工賺錢,爲了精進球技,張肇元大二升大三暑假自費前往美國,參與大學夏季聯盟,40場比賽打好打滿眼界大增,「投手都不認識,也不會講英文,從陌生到熟悉投手球種,那時候對比賽敏銳度加強很多。」在人生地不熟異域,環境督促成長,張肇元巧喻,過往蹲捕時較沒「靈感」,經這趟美國行後能更快進入比賽狀況。

時間讓張肇元成熟度逐步發酵,原就具備不俗打擊水準,捕手技能日臻完善,大三接下主戰捕手重任,出賽數堆疊勾勒出強打捕手雛形,2019年適逢味全龍重返職棒,大量球員投入選秀會,隨這股熱潮報名新人測試會卻未獲任何球團推薦,連參加選秀會資格都沒有;2020年大三再次挑戰,終於不再被拒於門外,第八輪獲統一 7-ELEVEN獅青睞,成功叩關職棒。

獲得職棒門票過程足以用好事多磨形容,但張肇元命運沒就此翻身,後頭等着的是更艱鉅考驗,順位靠後非獅隊農場焦點,上頭有未滿而立的林岱安、陳重羽卡位,兩名學長都有過最佳十人獎加身,國家隊履歷豐富又正進入巔峰,菜鳥張肇元別說是對手,連稱作挑戰者都太過擡舉,首年在二軍38場出賽留下0.208平庸打擊率,長打完全沒發威,開轟紀錄爲零,16支安打僅3支長打。

張肇元回顧,剛進職棒時亟欲上一軍,錯失了很多職棒該學的東西,好高騖遠腳步不夠紮實,「比較關鍵是 2022年,那時候(劉)育辰教練剛下來帶二軍,他跟我說教練對順位高的球員期待較高,機會自然多,像我這樣輪次比較後面的選手,從練習開始就要表現給教練看。」

劉育辰教練一語驚醒夢中人,如同轉練捕手是爲了吸引球探目光,張肇元體認到並非只有上場比賽才能讓教練留下印象,如何對待比賽,練習時就比照辦理,將對一軍執念暫時屏除,維持身心規律,按部就班反倒走得更穩,努力不會背叛自己,張肇元 2022年打擊三圍全面提升,季中首登一軍,終於將名字拚進一軍捕手討論中。

柳暗花明又一村 擴編選秀成初代鷹雄

臺鋼雄鷹捕手張肇元,下半季全壘打連發,躍升聯盟鐵面重砲代表。 聯合報系資料照

眼看來年有望再向一軍席次狙擊,不料張肇元職棒路途再度拐彎, 2022年臺鋼雄鷹成軍,年底聯盟舉辦擴編選秀,臺鋼藉此向5隊招兵買馬擴充戰力,而張肇元成了獅隊30人保護名單外被相中對象,成爲臺鋼元老一員。

張肇元不諱言,腦海中確實曾對「繼續待二軍」這點閃過挫折想法,「2022年有把好的東西發揮出來,會想說隔年有機會一軍亮相,結果是要再一年,當時覺得有點可惜,但轉念一想能再充實一年,延續好習慣,把自己準備更充實,也謝謝教練團讓我上場,沒有這些機會,心態可能不會放那麼開。」

舞臺變寬廣了,卻沒有鬆懈,取而代之是有機會探索球技不足,在甫成立的臺鋼雄鷹,結合年紀與成績,張肇元是未來主戰候選,但這段多一年的二軍路,張肇元走得問心無愧,「有些人認爲臺鋼缺人,來這裡機會變多很幸運,我覺得幸運沒有錯,不過我沒浪費這些時間,還是很珍惜機會,沒有停止增進自己。」在雄鷹菜鳥年,張肇元繳出0.305打擊率、 0.821攻擊指數、3支全壘打,三項數據陣中都排名第2,證明已不屬於二軍層級。

「其實想法很單純,不會特別想準備什麼,在一軍就全力發揮,因爲若不這麼做,不會知道程度到哪。」臺鋼登陸一軍首年,張肇元順理成章成爲頭號捕手,出賽數一口氣飆升至 103場,包含86場蹲捕,一窺其刻苦耐勞特質,也是菜鳥年最滿意一環,強心臟屢屢建功,在「諸葛紅中」手下如同單騎救主的趙雲,2024年張肇元在得點圈打席超過30次打者中, 0.338打擊率排名全隊最高,更敲出隊史首支再見安打。

或許文字不易呈現,不過在張肇元粗曠外表下,其實藏着捕手特有細膩心思,即便多次貢獻關鍵一擊,卻仍不時因想太多而過度檢討,張肇元提到,球隊進入到第二個賽季,標準自然比去年高,從休賽季起就拿放大鏡審視自己,焦慮與擔憂化作壓力纏身。

爲了突破心魔,學着杜絕社羣上雜噪,傾聽內心本音,「不可能不在意酸言酸語,在社羣、在耳邊,不去聽也會出現,但現在影響不到我了,腦袋裡要裝什麼聲音,只有自己能決定。」張肇元也找上心理諮商輔助,雙管齊下逐漸擺脫心結,「諮商師沒有講很多,但告訴我一些心理技巧,像呼吸或意象訓練,讓我能控制情緒變比較自信,其實就像練球,平時練身體,但心理都沒練到,強迫自己做心理技巧訓練,對放鬆很有幫助。

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平常心出擊更添殺傷力

張肇元(右)平常心出擊更添殺傷力。聯合報系資料照

捕手坐鎮本壘板後鬥智鬥勇,工作量繁重,考驗體力與意志力極限,跟其他守備位置比起來較「重守輕攻」,但本季中職一反常態,各隊捕手百花齊放,紛紛繳出生涯年成績,樂天桃猿張閔勳穩定維持3成打擊率;富邦悍將戴培峰全壘打數直逼新高;統一7-ELEVEN獅林岱安長打率來到生涯高峰;去年蹲捕場次首度破百的高宇傑,今年出賽數有望再挑戰紀錄。

「一開始會想(個人獎)啊!看他們打那麼好,也會有這種想法,結果表現不好,進入下半季曾想過沒了、要放棄了,但訓練師跟治療師都一直鼓勵我,才能保持平常心。」張肇元提到,休賽季訓練目標都是突破開轟數,但開季時心態過於渴望全壘打,滿腦子只想把球打過牆,也導致擊球點與節奏亂了套。

張肇元笑着說,比起在打擊區有過多設想,選擇讓身體對來球自然反應,這套「無招勝有招」效果顯著,「有時知道投手差不多會投直球,會對好結果有太多期待,平常用8成力氣訓練,比賽時突然想拿出百分之百,反而身體緊繃。」此外,自承喜好垃圾食物,去年有感放縱隔天負擔大,今年控制飲食,降低吃炸物頻率、戒飲料,在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間取得平衡,跟去年相比,蹲捕時「鐵腿感」下降,狀態起伏現象跟着減少,保送率下修,但長打率從 0.339成長至0.372,積極心態在數據端如實呈現。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無畏全壘打大賽魔咒 蛻變重砲展翅飛翔」請參閱最新一期《職業棒球雜誌》(第522期)

▪林哲瑄宣告引退 一張圖看生涯大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