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健康歸隊解放火力 林子豪新生代猛獅豪棒出擊

林子豪新生代猛獅豪棒出擊。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鄧心瑜】

脫離一軍戰線長達一年,經過去年開刀復健後,趕在今年開季迴歸,立刻展現令人眼睛一亮長打火力,5月3日敲出本季第5發全壘打,一度暫居本土打者最多轟,健康歸隊的林子豪解放砲火,將是猛獅新生代不可或缺強打戰力。

一軍歸隊以來,林子豪出賽前19場所敲出17支安打中,包含5轟在內就有9支是長打,「子豪長大了」從網路迷因梗變成讚歎林子豪儼然已有強打雛形,在林子豪兌現猛獅主力期待路上,「健康度」是最大課題,總教練林嶽平談及林子豪言簡意賅,「他一直是我們期待的選手,不要受傷就好。」

「大霧新人」到首次挫敗 累積愈挫愈勇能量

林子豪2020年自平鎮高中畢業後,獲得統一7-ELEVEn獅第一輪指名選進。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林子豪2020年自平鎮高中畢業後,獲得統一7-ELEVEn獅第一輪指名選進,出色打擊技巧爲賣點,獲得高度關注,隔年立刻開始於一軍出賽,先發首打席敲出安打,但該場比賽罕見遇上桃園球場霧氣過重而保留,「大霧新人」成了另類綽號。獅隊近年不乏讓第一輪指名野手在新人年推上一軍舞臺磨練,林嶽平點出包含林子豪在內,看出選手有能力與實力可以透過一軍實戰增添經驗,與其放在二軍,不如實際體驗一軍張力,「他有很好的打擊,只是缺少職棒比賽經驗,透過一軍出賽,心、技、體可以更同時全面成長。」

如同餅總所言,心、技、體提升是高卒選手成長爲職業路上必修課題,林子豪也的確先後遇上門檻,雖然基礎條件佳,剛進職棒初期身材單薄,增加肌肉量、體力是首要目標,「那時候肌肉量真的很少、體重太輕,增加體重並不會造成什麼負擔,而是必須要增加,一定要有足夠多肌肉量纔有辦法維持一整季,剛進來都在增加身體素質。」目前和剛進職棒時相比增加20公斤,且注重於肌肉量增加,成爲挑戰完整賽季重要能量。

2021球季開始於一軍出賽,上半季繳出不俗成績單,打擊率逾3成,先後解鎖猛打賞、單場MVP、最年輕再見安,不過到了下半季體能下滑明顯,身體疲勞感涌現,當打擊打不好、守備又發生失誤或瑕疵,連帶影響自信,「新人年在一軍,職棒有這麼多球迷進場,又是球隊第一指名,給自己壓力比較大一些,感覺開始打不好就會發生失誤,很謝謝當時很多學長在我比較不敢麻煩別人時,主動來關心,像是(陳)傑憲、基哥(陳鏞基)、(林)靖凱,給我很多鼓勵。」

要說到新人年最大挫折,21年在季末對上味全龍單場兩失誤,球隊輸球后自責情緒頓時將他淹沒,「球隊在拚下半季冠軍,戰績接近但又在連敗,壓力真的滿大,第一個失誤發生後、第二球又打過來,在場上感受到慌張的感覺,開始不知道該怎麼辦。」賽後教練團仍給予安慰與鼓勵,面對失誤和輸球都是成長必經之路,該如何接受、反省纔是能否變更強大考驗,「一定是做不好纔會出現批評,一直想也沒有用,告訴自己愈挫愈勇吧。」

英雄最怕傷來磨 控管出賽求健康

林子豪曾拿下2022年全壘打大賽冠軍。聯合報系資料照

其實生涯前三年,林子豪獲得不少出賽數,不難看出球團高期待,也希望他能接班新生代角落內野砲,但從 2021年右肩夾擠、22年腹部與腿部拉傷、23年肩膀發炎後檢查爲第三級關節脣破裂,每年都出現新傷勢困擾,24年一邊對抗傷勢一邊持續於二軍出賽,但季中傷勢漸重,提前關機開刀解決椎間盤突出、右膝蓋半月軟骨受損,棒球生涯首次面臨開刀大事,告訴自己好好解決問題,「反覆出現傷勢難免會覺得煩躁,好不容易打好了、慢慢把狀況調回來又受傷,但過往心態不夠強壯,比較沒辦法去和傷痛和平共處。」無論是場上發生失誤、場下受傷反覆治療與復健,都是對心理素質磨練與精鑄。

肩膀關節脣破裂則先在醫生建議下不動刀,選擇靠強化肩膀肌羣、調整傳球動作減輕肩膀負擔,林子豪開玩笑地說,「雖然我容易受傷,但對痛的感覺較少。現在肩膀其實好很多了,傳球不太有痛感,雖然不會癒合、之後會與傷勢共存,傳球一樣丟得到距離、也有速度,只是品質不一定每次都很好,至少是可以出賽強度。」

有肩傷在前,在今年春訓加練一壘,以出賽來看一壘爲主、三壘爲輔,降低長距離傳球對肩膀負擔,至今合計24場、122次守備機會無失誤,在一壘也偶有救回高難度傳球美技,可說是愈來愈上手,「多練一壘一開始比較緊張是要考慮站位熟悉度,現在已經熟悉不少。」

林子豪2023年入選杭州亞運中華代表隊。圖/中華奧會提供

以健康姿態迴歸,但畢竟經過開刀、復健,教練團仍在控制林子豪出賽頻率,一邊觀察連續出賽後身體回饋,一邊視情況安排輪休,林嶽平點出林子豪一直是獅隊重點栽培野手,「從第一年就打得很好,但中間出現波折不是因爲能力,而是受傷影響出賽。現在健康回歸,強度太高時會有抽筋、緊繃等狀況,雖然他願意撐着比賽,但容易有受傷而長期缺陣風險,所以教練團會稍作控管。」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謹記打擊心法 期待球季兌現成果」請參閱最新一期《職業棒球雜誌》(第5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