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對明天永遠懷抱希望 胡金龍一代旅美強將落幕

中職統一獅隊9月20日在澄清湖棒球場,爲老將胡金龍(圖)舉辦引退儀式。統一獅隊提供

【撰文・鄧心瑜】

是臺灣第一個登上大聯盟內野手,也是蟬聯多年中職打擊之王,胡金龍棒球天賦自小展露無遺,在棒球風氣興盛臺南,青棒時期頗負盛名,從美職道奇小聯盟起步、闖蕩大聯盟殿堂,再回到臺灣扮演領袖角色,胡金龍的故事,像是一條不斷延展生命線,有堅毅不懈、也有波折跌宕,23年職棒生涯精采絢爛。

「他很瘦,像竹竿一樣,但眼神發光、很有自信,那時候就跟我說他未來想去美國了。」胡金龍經紀人張嘉元與他相識多年,2000年世青賽在加拿大進行,住在美國的張嘉元短暫擔任中華隊翻譯,也是第一次見到胡金龍,那個年僅高一就入選中華隊棒球少年。後來張嘉元考取美國運動經紀人證照,2002年以經紀人身分再次去世青賽看球,胡金龍主動上前打招呼,那時展現出更成熟打擊與遊擊守備,在世青賽留下不錯表現,兩人留下聯絡方式後,沒過多久回到臺灣的胡金龍撥通了電話,主動聯繫並探尋旅美機會,張嘉元協助發信給各美職球隊,最終胡金龍選擇了同有陳金鋒、郭泓志等旅美前輩的道奇,開啓旅美生涯。

赴美穿上道奇球衣 MIT遊擊強者

胡金龍2003年加盟道奇體系,展開旅美棒球夢。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道奇小聯盟學到什麼是『真正的棒球』,不只是技術,而是面對比賽態度,以及如何成爲一個職業選手。」胡金龍回憶,進入美國職棒體系,才真正理解「職業選手」定義,訓練規律、比賽準備,以及對勝負專注,近距離觀察到世界各地優秀選手,眼界大開。

通常旅美大難關是適應環境與球隊,而這並沒有難倒個性開朗大方的胡金龍,不僅和隊友打成一片、溝通無礙,甚至建立好交情。同樣曾在世青賽中華隊擔任翻譯,也和胡金龍在義大、富邦時期當過同事,現職味全龍後勤管理主管謝章瑞回憶,「從他還是高中生時認識他,個性就很大方了,去美國第一年回來,他的英文不僅流暢、還有美國腔,記得翻譯也沒有跟着他太久,很快就能獨立生活,個性非常適合國外。」

英文學得快又敢溝通,身爲內野手、又是內野指揮官遊擊角色,需要不停與隊友溝通配合,胡金龍能在球場專心精進棒球技術,在球隊悉心栽培下,層級逐年爬升,優異又流暢守備能力更是能被看見主因,《Baseball America》連續四年評選他是道奇隊小聯盟最佳游擊手,評價無論是臂力、防守能力都高於水準,打擊也能將球擊成中間、反方向平飛球,即便身材不高大,仍有把球打向外野空檔長打火力,2006、07年連續入選小聯盟未來之星明星賽,更在07年獲選爲世界隊單場MVP。

「在美國光是一個遊擊位置就有10幾個人在競爭,你一定要比別人好,纔有機會被看見。」胡金龍是第一個以內野手站上大聯盟舞臺臺灣選手,守備能力獲得極高肯定,或許不是長打砲手類型,但守備貢獻度加上不錯長打輸出,謝章瑞認爲胡金龍代表的是更完整「Made in Taiwan」選手,「讓美國球隊看到,其實在地球另一邊,也有很多像胡金龍這樣能力很完整,有速度、靈活度、有守備又有中長程打擊選手,不輸其他國家棒球員。

大聯盟首安即首轟 好的開端卻遇難解眼疾

胡金龍在大聯盟第一支安打,就是一支全壘打。 法新社

2007年季末,胡金龍終於收到升上大聯盟通知,是陳金鋒後第二名臺灣野手,英文姓氏「Hu」締造MLB最短登錄姓氏球員紀錄,又因爲Hu與Who發音相同,源自美國棒球老笑話「誰在一壘(Who's (Hu's) on first base?)」在當時可是道奇隊友、轉播單位最常開的笑話,胡金龍在此推波助瀾下少了第一道自我介紹關卡,因爲姓氏而順利被大家記住。2007年9月11日,在道奇主場以代打身分登場,從聖地牙哥教士Brett Tomko手中敲出生涯第一支大聯盟安打,同時也是一發全壘打,大聯盟首轟迅速出爐。

只不過有了好的開端,過程卻不盡順利,2008年獲得不少出賽機會,打擊端卻未能展現能力,在調整陣容下被移至3A,2007年起雖然連續5年都有大聯盟出賽紀錄,始終未能站穩,與當時找不出原因視力問題有莫大關聯。

「應該是2006年左右,因爲游擊手常常在撲接,肩頸可能因此震動而導致壓迫,又沒有多放鬆,影響到視神經,打球有時看不清球的尾勁、無法聚焦,因爲找不到原因,以爲是訓練不夠,只能硬撐。」在美國就醫始終找不到問題,只能吃止痛藥帶傷上陣,機會流失,漸漸信心受到影響,沒有健康身體打球,從中找不到成就感,加上當時肩膀有傷,原本想過就此離開棒球,還是恩師「牛爸」陳獻榮一通電話苦勸,希望他回臺灣治療、打球,一念之差,胡金龍最終沒有放棄。

金龍翱翔回臺擺尾 締造打擊障礙傳奇

2012年胡金龍返臺加入中華職棒義大犀牛隊。聯合報系資料照

2012年末中職選秀,胡金龍被義大犀牛指名爲創隊首位狀元郎,義大球團一改前身興農牛本土化政策,希望以國際化走出新氣象,胡金龍不僅待過美職,墨西哥聯盟、獨立聯盟、澳洲聯盟都有足跡,擁有國際視野與實力,是當時隊長不二人選。

謝章瑞當時同在義大球團任職,回憶起胡金龍,語中帶有欽佩之意,「他很有社交手腕,能對內凝聚隊友,對外又能溝通。球隊低潮時,他的開朗個性會幫助大家放鬆,讓嚴肅比賽氛圍不至於壓垮全隊,領袖氣質很強烈,是很好的隊長。」

也是回到臺灣後,義大防護員發現胡金龍肩頸太緊繃,建議多做放鬆治療,慢慢改善肩頸才驚覺視力問題同步獲得改善,多年心頭大患近乎根除,看球更清楚、自信自然歸位,所繳出打擊成績高出聯盟平均一大截,巔峰的2015年,單季打擊率0.383、171支安打,連續兩年收下打擊王、安打王也是中職第一人。胡金龍加入後,安打數字高速累積,連破最速300、400、500安,一路至千安不斷刷新中職最快紀錄,生涯打擊率目前 0.344,曾霸榜多年中職打擊王,「金龍障礙」成了後輩難以企及高牆。

獅隊隊長陳杰憲形容,看着胡金龍站上打擊區,永遠散發一種從容不迫感覺,好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精準確定目標、出棒敲安,一如早年遊擊守備行雲流水,看似一派輕鬆,但背後努力卻鮮爲人知。謝章瑞提及,胡金龍因肩傷而無法再負擔遊擊長距離傳球,剛加入義大時因外界期待而先以遊擊出發,結果當然不盡理想,有次傳球失誤後,比賽中途衝進打擊練習室,一個人反覆丟球,試圖儘快找回準度,背後付出大量訓練,才能讓人看起來在場上悠然自得。

臺南少年歸鄉 暖心領袖再打最後一役

胡金龍2022年從富邦悍將轉戰統一獅隊,圖爲第一年在球隊參加春訓。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世界繞了一圈,回臺灣兜兜轉轉再回到家鄉臺南,加盟統一7-ELEVEN獅已38歲,即便如此還是能以高超打擊能力迴應期待,因「通訊軟體事件」長達一年半沒有實戰,2022年穿上獅袍第一戰,所敲出第一支安打就是延長賽追平陽春砲,不禁讓人聯想到上大聯盟首安也是全壘打,證明身手依舊。

學長身分不只戰力上做出貢獻,更重要是分享無價經驗給後輩,與林智勝熱鬧個性風格不同,共通點都是能給年輕選手安定感、極具領袖氣質,「今天打得好,明天是新的開始;今天打不好,明天同樣是新的開始。」是胡金龍最常對學弟說的提醒。

棒球是失敗居多運動,不可能完美,所以要適時讓自己「記性不要太好」,每當隊友表現不理想,總能看到胡金龍默默走上前,搭着肩說悄悄話,總是擔任這樣開導角色,幫助年輕選手走過情緒低潮,「我比較雞婆啦,小朋友在懊惱時,分享經驗給他們,畢竟我們遇過好幾百次了,不管好與壞隔天還是新的比賽,過去就過去了,比賽還在進行,不要讓他們陷入負面氛圍。」也是這樣溫暖性格,陳杰憲形容他就像是太陽,溫暖和煦照亮每個人。

身爲臺南子弟兵的胡金龍,最終在統一獅隊退休,圖爲2002年身爲中華隊一員。聯合報系資料照

「退役」一直是胡金龍不避諱思考與討論選項,甚至2024年也曾向球隊提出退休,球團挽留多留一年外,剛好愛女出生,希望能在小朋友還在成長階段,留有一些「爸爸是棒球員」這樣的印象,而且還是頗有成績、受人敬重球員,「多打一年是真的還不錯啦,跟老婆討論過,希望小朋友能有一些球場記憶,現在她聽到我的應援曲已經會做揮棒姿勢了!」

臺南野球少年經過世界棒球洗禮,23年職棒生涯即將落下句點,在今年球季結束以前或許能補齊中職千場出賽里程碑,身上濃縮了天賦、努力、傳承故事,但退役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就像他常說的那句,「不管今天如何,明天又是新的開始。」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臺南的驕傲 再見,胡金龍」、「一棒逆襲我來扛 見招拆招代打之王」、「陳鏞基x胡金龍 金鏞連線笑傲江湖」請參閱最新一期《職業棒球雜誌》(第523期)

▪人人自危!大聯盟掀起投手泄密旋風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