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不怕失敗的勇氣 黃韋盛新生代黃衫強棒
中信兄弟內野陣容中,黃韋盛身影逐漸被球迷看見,一步步穩紮穩打磨練到達職棒一軍高度。 聯合系資料照
【撰文・鄧心瑜】
中信兄弟內野陣容中,黃韋盛身影逐漸被球迷看見,並非天賦滿點選手,一步步穩紮穩打磨練到達職棒一軍高度,經歷過選秀落榜、傷勢球季報銷,捲土重來後帶着招牌黃色球棒,爲中信兄弟打線增添柴火,「以前想着不要失敗,現在告訴自己失敗沒關係,我會討回來。」失敗和挫折堆疊,淬鍊出更成熟心態,接班下一個世代黃金內野。
黃韋盛來自愛棒球家庭,父母影響下,看棒球是家人間最大共同興趣,在爸爸一句「喜不喜歡棒球?」問句下,給出肯定答案,從小學三年級加入少棒隊,開啓球員生涯,「一開始練球都不會累,也沒想過以後要靠打棒球作爲職業。」小時候單純投入練習,高中畢業仍沒有選秀念頭,直到進入大學身材與打擊顯而易見成長與突破,「打擊這塊在大學有滿大成長,接觸重量訓練後,身材變壯碩、打起來更有力量。」黃韋盛在攻擊端潛能就此獲得開發。
選秀落選捲土重來 進軍職棒挑戰纔開始
黃韋盛曾在2019年中職選秀落選,2020年捲土重來才被中信兄弟第六順位選上。 中央社
原本大一待的球隊因故解散,遠東科大湯登凱教練積極延攬,轉校後黃韋盛持續獲得穩定出賽機會,進而在訓練與實戰雙管齊下後更加蛻變,打擊能力被各隊視爲威脅性極高選手,2019年春季聯賽收下打點王,頂着頭銜報名中職選秀卻鎩羽而歸,「大學前兩年也還沒有想過進入職棒這麼遠,那年剛好拿到個人獎項,符合報名資格所以試試看,落選沒有太失望,但心中開始浮現挑戰職棒這樣的想法。」
隔年報名測試會爭取更多被看見機會,出色打擊能力果然擄獲球團目光,2020中職選秀捲土重來,第六輪獲得中信兄弟指名。從業餘跨足職業,很快體認到差距,尤其棒球細膩程度精細到每一球練習都要聚精會神面對,「打職棒不是這麼簡單的事」這句話直擊黃韋盛心裡,認知到不是「有練就好」,而是要「努力去做」。
初進職棒首要課題加強守備,中信兄弟是年年爭冠強勁隊伍,內野陣容強大而厚實,原先大多守一壘,爲了爭取一席之地,開始在教練團安排下付出更多時間練習二、三壘,「畢竟守備範圍不算特別好,穩定性還不到學長程度,但教練可能對打擊有些期待,所以讓我去不同位置練習,或許就能增加上場機會。」
這項課題也是黃韋盛遇到第一道關卡,一、三壘來球快,反應要夠迅速,趨前接球搶時間要夠快、夠準,二壘相對而言較不熟悉,「腳步還沒這麼明快,(嶽)東華他們到定點之前就能先準備好要傳雙殺腳步,這些都是還要學習的地方。」職業強度更高階,守備壓力下若出現失誤,自責情緒難免,「前幾年得失心很重,發生失誤容易懷疑自己。」前期在一軍多爲替補選手,若是比賽後段纔出賽或久久輪到一場先發機會,倘若此時再發生不好結果,容易陷進負面情緒中,「失誤不會是最後一次,要懂得怎麼爬起來再去闖下一關,一直告訴自己心態要正確,不能一直掉下去,現在更多出賽、也得到經驗回饋,上場不會再害怕,要更勇敢去做。」
長打優勢無法展現 受傷沉潛一年思維改變
中信兄弟黃韋盛(中)曾受傷沉潛一年思維改變。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學以長打著稱,到了職業一軍卻吃足苦頭,「剛開始打不太到,常常被引誘球騙中,很容易三顆球就被解決,三振數非常多,覺得沒有好好兌現優勢,非常挫折。」2022年在一軍37場出賽,打擊率0.265、長打率0.301,被三振數20次,沒能發揮長打能力令他相當在意,當時擔任打擊教練的平野惠一給予最大支持與幫助,賽前、賽後特打變成例行公事,「提前兩小時到球場,打擊部門教練、平野教練都會來幫我,丟各種球路讓我視覺適應,去分辨哪些球可以揮擊、哪些要選掉,沒有什麼捷徑,就是一直練。」
另一個重要轉折點,不能不提去年官辦熱身賽,因爲一次回身撲壘導致肩傷,原本狀況火燙,也確定在開季名單中,準備就緒迎接新賽季,開幕戰前卻全數喊停,最後整季報銷、一場比賽都沒打,「一開始很沮喪,覺得該要展現一些成果的時候卻什麼都沒了。」
尋求球隊心理老師開導和協助,漸漸將目光與心思放在如何準備新的開始,也是一整年無法比賽的時間,讓他不斷反思如何面對比賽,「復健過程中一直回想,如果還在場上要怎麼做比較好,不想只當一軍替補,所以現在回到場上後,更能體會『大膽去做』,畢竟做不好總比沒球打好,以前都想着不要失敗,現在覺得失敗沒關係,下次一定可以討回來。」
全文未完,更多內容「谷底反彈打出價值 嚴師背後的肯定」請參閱最新一期《職業棒球雜誌》(第523期)
▪道奇衛冕之路 晉級樹狀圖、對戰賽程比分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