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沒病牀?臺灣ICU病牀比「高居世界第一」 醫點出2關鍵

急診壅塞引發醫護不滿發聲,有護理師分享重症病患沒ICU病牀可用,陳冠廷則指出臺灣加護病牀比已是世界第一,無牀可用的背後原因包括護理人員短缺、國內外加護病房照顧的對象不一樣。(示意圖/資料照)

全臺急診雍塞問題難解,傳出有重症病患沒有加護病房可用。對此,大安婦幼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冠廷指出,其實臺灣加護病牀數量的十萬人口比爲31,高居世界第一,仍然出現沒加護病房可用的現象,國內護理人員短缺、國內外加護病房照顧的對象不一樣都是關鍵,另外也有資深護理師列出5大原因,包括健保可近性太高、收牀和轉牀條件不明確等。

一位護理師在Threads發文表示,現在各大醫院加護病房都滿牀,病牀護病比1:10或1:20都有,加上離職潮人力不足,重症病患只能急診或普通病房等牀,導致重症患者痊癒的機率大幅降低,希望上位者能正視嚴重問題;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也說明,護理人力不足是長期以來問題,這1、2年更嚴峻,尤其新冠疫情之後,新進護理人員數量直接砍半,從過去約5000人減爲約2500人。

陳冠廷醫師在個人臉書發文指出,「臺灣加護病牀不夠?太多?」,他整理世界各國每十萬人口的加護病牀數量,臺灣以31牀高居世界第一,超過德國、阿根廷、美國、韓國、日本等先進國,質疑「現在沒有加護病牀可用的原因是?A、臺灣人民的身體狀況比較差?B、國內護理人員短缺,加護病房關牀實際上沒有那麼多?C、國內外加護病房照顧的對象不一樣?D、請大家提供想法?」

對此,有專科護理師分析5大原因,一是臺灣健保可近性太高,導致無效醫療過多;二是護理人力不足;三是收牀、轉牀條件不明確,躺了一堆不需要入住的病人;四是醫師治療時間延宕,導致ICU(加護病房)入住時間延長;五是住院組派牀機制不明,以致病人轉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