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新港奉天宮簽署合作協議 導入AI深化媽祖文化推廣
31日在媽祖見證下,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與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呂妍庭攝)
嘉義縣新港鄉奉天宮15年前成全球首座「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中正大學文學院也有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今(31日)兩中心在新港媽見證下,於奉天宮大殿舉行合作協議簽署,未來將共同推廣媽祖文化,甚至結合AI科技,讓媽祖文化接地氣、跨國際。
31日在媽祖見證下,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與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呂妍庭攝)
新港鄉奉天宮在2010年成立全球首座「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長年致力媽祖信仰文獻與資料保存,中正大學文學院則在2015年設立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致力結合地方宮廟與青年學者資源,投入媽祖信仰與廟宇文化的研究與推廣,雙方去年2024年起展開一系列合作,包括參與中正大學舉辦的諸羅山學術研討會、宗教文化講座、贊助中正媽祖聖誕,爲深化彼此合作關係,今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與中正大學副校長詹盛如等人,在媽祖、新港鄉長葉孟龍等各界見證下,簽下合作協議,並互贈禮物。
詹盛如表示,科技愈發達,人心愈浮動,更需要宗教信仰,尤其媽祖信仰在臺灣社會與地方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未來,學校將持續強化與媽祖文化的連結。
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與奉天宮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右)送媽祖神像給中正副校長詹盛如(左)。(呂妍庭攝)
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與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呂妍庭攝)
中正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全正說,未來除持續推動講座、學術活動外,也期望能和中正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跨域合作,將AI技術應用於宗教文化推廣與教育中,藉創新形式的導入,將有助擴展媽祖文化的國際能見度,深化其在當代社會中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意義。
何達煌說,新港奉天宮成立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後,目前典藏書籍逾800本、相關論文200餘篇,最重是有許多珍貴遶境照片、影音與文物,在民間媽祖研究領域具重要地位,很多人都來此請教媽祖信仰的活動與歷史,此次與中正大學合作更能彰顯媽祖文化。
今中正大學致贈奉天宮該校歷史系教授顏尚文擔任總編纂耗時5年完成的「臺灣佛教通史」全8卷一套及「佛道雙真」陶盤,奉天宮則回贈中正大學「奉天宮志」與金媽祖一尊,象徵雙方在學術合作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