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A500賽道陷“圍城”之局,百億資金淨流出難擋玩家持續入場

作爲跟蹤資金最快破千億元的寬基指數,中證A500指數系列產品正經歷熱度退潮後的分化。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本月以來有上百億資金從這一熱門賽道中撤離,大部分中證A500ETF出現“失血”的情況,同時,產品陣營在規模、成交量等方面已顯著分化。

不過,基金公司的佈局熱情未見消退,申報端擴容仍在持續。目前仍有超過50只相關產品處於待審批或排隊發行階段,加上此前已有佈局的公司,參與這一賽道的機構數量已經逼近80家。

據記者多方瞭解,全行業聚焦A500的趨勢已經改變分散。仍在“卷”的公司依舊重點營銷該產品,部分公司則轉爲“佛系”,開始投入其他產品中。有中大型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說,“也是不得不卷。爲了A500產品的持續營銷,公司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做市資源、營銷資源等,這些既是沉沒成本,也是對這隻產品的重視”。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但行業的營收利潤水平已經不能再和過去相比,降本增效的背景下,還需要做好產品持營階段的精細化管理,一方面要爭取資源持續做大,爲將來可能爭取的頭部地位做好準備;另一方面也得精打細算,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

百億資金淨流出

作爲去年四季度“大爆款”,中證A500指數系列產品熱度有所降溫,近來已有部分資金掉頭撤走。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有125.78億元從29只中證A500ETF中淨流出。

在此之前,中證A500ETF的流入額已經有所收窄。據第一財經統計,在去年10月上市時,首批10只產品當月“吸金”就有456.72億元,次月產品數量增至17只後,淨流出量超過1133億元。

進入12月後,這一速度出現明顯減緩,有些產品已出現數億元的淨賣出。在22只產品共同攬客的情況下,該月整體淨流入額縮至515.3億元。而1月的淨流入量已經降至133.57億元,此時數量增至26只。

從本月的情況來看,除了易方達基金和華夏基金旗下的產品分別有6.14億元、1.94億元淨流入外,其餘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淨流出額超過5億元的產品有8只。其中有3成產品已有兩個月資金淨流出的情況。

具體而言,國泰中證A500ETF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均有上億元資金離場,本月以來淨流出額達到28.36億元。截至2月18日,該基金的基金規模爲271.03億元,是目前規模最大的中證A500ETF,但較之1月14日299.88億元的高點,已經減少了近1成。

資金“降溫”後,中證A500ETF陣營在規模、成交量等方面已顯著分化。包括國泰中證A500ETF在內,還有南方、廣發、華夏等3家公司旗下中證A50ETF的規模超過200億元,這些產品本月以來的日均成交額在23億元至47億元之間。

而相對較小的融通、浦銀安盛、東財、申萬菱信、永贏等公司旗下的產品均不足10億元,同期日均成交額均在1.2億元以下。其中,浦銀安盛中證A500ETF、永贏中證A500ETF較發行規模縮水50%以上。

“作爲被動型基金產品,ETF的優勢還是在於其規模和流動性,因爲流動性好、規模偏大、交易量大的ETF更容易吸引機構和投資大戶參與。ETF的規模大小不僅反映了市場的認可程度,也更是其流動性優劣的表現。”某中大型指數投資部人士說。

新玩家持續入場

目前,市場上共有70只中證A500相關指數基金成立,涉及43家基金公司。除了ETF產品外,還有普通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ETF聯接基金等。儘管中證A500指數賽道的競爭者衆多,但仍不斷有玩家入局。

對比而言,去年成立的54只產品中,有半數出現“賣超”需確認比例的情況,8只增強產品中,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的有5只。今年以來有16只產品成立,7成新發規模低於8億元。

就業績而言,在A股市場尚未回暖前,截至1月13日,剔除今年新成立的產品,54只中證A500相關指數產品自成立以來的業績“全軍覆沒”,跌幅最多者超過10%。截至2月18日,復權單位淨值仍在1元之下的產品數量縮減至6成。

其中,跌幅最多的是華夏中證A500ETF,自去年11月8日成立以來累計下跌4.53%。景順長城中證A500聯接A、泰康中證A500ETF等7只產品成立至今的區間跌幅均超過4%,復權單位淨值低於0.96元。

有業內人士認爲,這類產品此前超額收益並不顯著,導致資金缺乏長期持有動力。“之前我們也接到了不少關於業績情況的客戶投訴,有一些贖回的情況。”有相關產品的基金市場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但近來市場回暖,又會擔憂投資者回本後會加速贖回。

在存量產品還在積極競爭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對中證A500賽道的佈局仍在加碼。Wind數據顯示,目前仍有超過50只相關產品處於待審批或排隊發行階段,加上此前已有佈局的公司,參與這一賽道的機構數量已經逼近80家。

“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產品持續受青睞,這背後既彰顯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也體現了市場對A股優質資產配置價值的認可。”在一位來自中大型機構的基金人士看來,此外,寬基指數賽道的卡位邏輯並未改變,資金快速涌入下,部分中小機構也“被迫”參與,不過同質化產品扎堆導致持營成本飆升,中小公司很難承受持續投入。

據記者多方瞭解,全行業聚焦A500的趨勢已經改變分散,部分基金公司依舊將中證A500產品作爲重點營銷項目,也有公司表示已經“相對佛系”。“我們是有一直持續營銷,比如發發海報這種,但是沒有再像之前那樣瘋狂‘卷’了。”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說。

“還在卷,希望穩住現有規模並能有一定進步。”有排名前列的基金公司人士與記者交流時表示,作爲公司確定的戰略產品,自然也是需要戰略定力來打一場“持久戰”;特別是對於A500這樣重要的產品來說,現階段身處前列的公司自然不可能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