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真正的多邊主義,中方在安理會呼籲引共鳴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白雲怡】烏克蘭危機延宕升級即將三年,面臨談判解決的關鍵時刻;加沙地帶第二階段停火談判仍未如期開啓;新一屆美國政府宣佈退出《巴黎協定》……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中國以擔任安理會輪值主席爲契機,在聯合國發出“重振真正的多邊主義”強音。
“重溫聯合國成立的初心”
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消息,2月1日起,中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當地時間18日,在中方倡議下,安理會圍繞“踐行多邊主義,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舉行高級別會議。媒體公開報道顯示,這是中方連續第三年以輪值主席身份推動多邊主義議題,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主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作形勢通報,安理會成員等100多國高級別代表包括多國外長出席。
當地時間2025年2月18日,美國紐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踐行多邊主義,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重溫聯合國成立的初心,重振真正的多邊主義,加快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在會議上,王毅表示,歷史啓示我們,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保障,以協調合作爲基石的多邊主義理念是解決全球問題的最佳方案。“全球南方”不僅要開創共同邁向現代化的歷史壯舉,更要在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進程中走在前列。
“任何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都是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粗暴侵犯。任何繞過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都於法無據、於理不合、於情不通。”王毅表示,新形勢下,國際事務不應再由少數國家壟斷,南方國家有權提出並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發展成果也不應再由少數國家獨佔,各國人民都有過上幸福生活的權利。
王毅的講話引發全球輿論關注:路透社報道稱,中方在此次會議上再度闡述在烏克蘭危機和加沙衝突上的立場主張,堅持勸和促談,倡導政治解決熱點問題,“中方在會議上強調,支持一切有利於烏克蘭和平的努力,強調加沙和約旦河西岸不是政治交易的籌碼”。香港《南華早報》則分析認爲,王毅釋放的信息與他此前幾天在歐洲之行中傳遞的信息類似,中方“基於共識”的做法與華盛頓只關注“美國優先”形成鮮明對比。
多個“全球南方”國家外長也在講話中呼應了中方的主張。據新聞網站“藍色通道”報道,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爾表示,戰爭、核問題、貧困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只能通過《聯合國憲章》所載的多邊主義來解決。索馬里外交部長菲基表示,由於“單邊主義思潮高漲”,聯合國正處於危險之中。
中方提出“四點主張”
會後,王毅對媒體發表談話稱,中方在會上提出四點主張,一是聯合國的作用不可或缺;二是多邊主義的潮流不可逆轉;三是團結進步的趨勢不可阻擋;四是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不容拖延。
“各國相互依存、命運與共,誰都不能獨善其身,不能搞弱肉強食,更不能重回‘叢林法則’。團結比分裂好,合作比對抗好。只有這樣,各國才能共贏,世界才能實現和平與發展。”王毅這樣表示。
王毅在安理會發表講話
“王毅敦促目前分裂的安理會更及時地採取有效行動,不點名批評美國把安理會變成攻擊指責的場所,把國際公器變成地緣政治工具。”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評論稱,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再度與聯合國疏遠,簽署行政命令宣佈美國退出世衛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機構。該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更在安理會會議上稱,美國目前正評估對聯合國的支持,並將考慮聯合國的行動是否符合美國利益。
巴基斯坦議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秘書處全球發展倡議小組顧問沙基爾·拉邁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尋求創建一個公正、平等、沒有偏見、對國際霸凌零容忍、尊重多樣性的國際體系,讓每個國家和個人都能追求發展與和平。中國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
“從中方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表態裡,我得到了三個信息。”拉邁表示,“一是中國認爲發展是解決許多問題的鑰匙;二是如果沒有公平公正的國際體系,我們將無法實現可持續的和平與繁榮;三是中國相信行動,沒有行動的計劃只是空談,因此,中國不僅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和全球三大倡議,也提出了五大行動支柱,並以實際行動推動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的提升。”
爲國際亂局注入更多穩定
18日,王毅在紐約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王毅表示,世界越是動盪不安,越應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作用。中方堅定不移支持聯合國核心地位,願繼續同聯合國密切合作,凝聚更大共識、匯聚更多資源,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
對此,古特雷斯表示,聯合國高度讚賞中方堅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工作,積極評價中方倡議舉行本次會議,爲改革全球治理、增強發展中國家聲音注入動力。
古特雷斯高度讚賞中方堅持多邊主義、支持聯合國工作 資料圖
“中方強調尊重聯合國權威,旨在爲國際亂局注入更多穩定。”《聯合早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評論認爲,尤其當美國因不講國際法和國際規則而削弱自身在世界上的號召力之時,中國有更大機會提升其國際領導力。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不久前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則認爲,中國渴望國際秩序,而非混亂,並尋求根據自身利益塑造一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因此,中國視聯合國爲解決國際矛盾與衝突的關鍵平臺,而《聯合國憲章》則被視爲國際體系的“核心”。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個別國家熱衷於集團政治,它們搞出形形色色的“僞多邊主義”,假借多邊主義之名挑動集團對抗,製造分裂衝突,這是一種“開歷史倒車”的做法,違背了多邊主義的基本準則和價值觀。在此背景下,強調並鞏固聯合國的核心地位和突出作用顯得尤爲迫切。
他認爲,聯合國在維護全球秩序中的核心作用,有深厚的歷史與現實基礎,是無法被其他任何多邊機制取代的國際平臺,更在包容性、權威性與合法性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中,聯合國不僅是推動世界走向積極未來的最可靠路徑,也是引導全球走向更加穩定、繁榮和公正的關鍵力量。“總的來看,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國際關係新的現實。”李海東稱,“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各國在聯合國的平臺上商量着辦,不能由一國或少數幾個國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