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拜豆皮蓮花今已少見 業者曝背後用意

素料業者陳映彤表示,一朵豆皮蓮花的製作就要耗時2天,但因是平民食物,也不能賣很貴,現已鮮少有人制作。(葉靜美攝)

中元節將至,家家戶戶普渡時都會準備得非常豐盛,希望讓好兄弟們大快朵頤,而在以往物資缺乏的年代,先人可能無法提供大魚大肉,但也用盡心思,希望讓好兄弟們吃得開心,他們將簡單的豆皮製做成莊嚴的蓮花,除了讓貢品更有變化,也含有祝福好兄弟早登極樂之意,但這項傳統吃食,因耗時費工,已鮮少有業者製作,有民衆表示,豆皮蓮皮好像手工藝製品,看了都捨不得吃了,也有民衆說,自己第一次看到,實在太新奇。

從日治時代傳承至今,製作、販賣各式豆制素料已有4代,業者陳映彤說,以往用豆皮蓮花、豆皮豬腳、豆皮佛手等來拜拜很盛行,主要是因當時生活物資較缺乏,前人就發揮巧思,利用身邊唾手可得的豆皮來做變化,製成各種不同花樣與造型的豆製品來普渡、拜觀音等神佛或拜祖先,除不致一成不變,也能展現虔誠心意。

製作好的豆皮蓮花,在油炸後宛如手工藝品。(陳映彤提供/葉靜美彰化傳真)

製作好的豆皮蓮花,在油炸後宛如手工藝品。(葉靜美攝)

製作好的豆皮蓮花,在油炸後宛如手工藝品。(葉靜美攝)

除了豆皮蓮花,人們也發揮巧思,將豆皮製成佛手、豬蹄。(葉靜美攝)

陳映彤表示,一朵豆皮蓮花的製作就要耗時2天,首先買回來的豆皮,要先弄溼,讓豆皮變軟,剪好豆皮,再用人工捲成蓮花花瓣形狀,再以牙籤固定,以她製作的熟練度,卷好1朵蓮花約需1至2分鐘,但製作好的豆皮蓮花還要經過至少1天的時間風乾,才能下油鍋炸,如此才能炸出外型好看的豆皮蓮花,她說,一旦豆皮不夠幹,蓮花外形可能就會塌掉,前面的心血就白費了。

陳映彤說,如今製作豆皮蓮花的業者相當少見,據她所知,彰化僅此一家了,她解釋,豆皮蓮花不再盛行,與拜拜習慣改變,現在人多改爲用水果、餅乾取代有關外,豆皮蓮花製作工序繁複耗時,更是主要原因,由於這是平民食物,也不能賣很貴,以往還有很多人店家在做,但現在人工成本太高,還要折、等待風乾、油炸,幾乎已沒什麼店家願意做了。

陳映彤說,豆皮蓮花食用方式與一般豆皮無異,煮湯、炒菜都可以,她提醒消費者,豆皮蓮花是以傳統方法制作,有用牙籤固定,煮之前記得先把牙籤取下,避免誤食。

社頭清水巖主祀觀音與三寶佛,總幹事陳慶福表示,以往自己沒看過豆皮蓮花,但推測應與素雞、素肉等同義,都是取其造型,希望讓好兄弟能吃飽,而蓮花造型更莊嚴,應是寓意希望好兄弟們能早登極樂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