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奪全國資訊應用創新賽3項第1 AI智慧研發8連霸

中原大學參加全國資訊應用創新服務競賽囊括3項第1,和其他獎項。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參加年度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勇奪3項第1、1項第2及多項佳作、特別獎,AI應用與研發還締造連8連霸紀錄,展現卓越的創新與研發實力。獲大獎作品都以人工智慧爲核心,聚焦牙科臨牀應用與創新解決方案。

校方表示,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由數位發展部、教育部、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主辦,今年吸引151所大專校院、1964隊逾9000位師生參與,規模再創新高。

中原大學學生在競賽展現AI應用與研發能量,電子工程系老師陳世綸指導資管系學生,以「智慧牙周病AI輔助系統」獲產學合作(組一)第1名,也是8連霸佳績。陳世綸同時帶團隊以「看見牙位與病徵(OralEye)」勇奪產學合作(組三),及產業創新AI組雙料第1,另一項作品「智能植牙與炎症守護(AI-DentPath)」獲產學合作(組二)第2名。

資管系學生樑晉豪、於凱薰、盧品諭開發「智慧牙科AI輔助系統」,結合AI與自動化技術,可即時進行X光影像分析與病竈標註,整合診斷與治療流程,顯著提升臨牀決策效率;同時導入大語言模型打造智慧諮詢介面,促進醫病溝通,實現智慧化、人本化的牙科服務。

電子系研發的「OralEye」、「AI-DentPath」兩系統融合深度學習與影像辨識技術,強化牙科臨牀診斷的精準度與效率。其中,「OralEye」具備低成本與高精度優勢,兼具臨牀與偏鄉醫療可行;「AI-DentPath」專注於植牙規畫,可自動生成最佳植牙路徑、精準定位植體螺紋並量化炎症程度。陳世綸老師指出,兩項成果皆與桃園長庚醫院合作完成臨牀驗證,展現AI於牙科診斷與治療輔助的實際價值,研究成果充分體現學術創新,與臨牀應用的跨域整合價值。

電子系學生分享,牙科AI開發的核心在於從影像中找出關鍵特徵,在不斷試驗中克服技術挑戰,團隊在開發創新架構DAFNet ,與設計TPD Loss的過程中雖歷經困難,但模型準確率顯著提升的成果令人振奮。

資管系老師李國誠指導團隊開發「Flowin’-數位行動心流助理」,結合AI與穿戴裝置協助壓力管理與專注提升;老師廖秀莉團隊研發「醫心機We力-機場醫療通報系統」,以Flutter與SQLite打造離線可用、雙語介面的智慧醫療流程;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老師胡筱薇團隊,以AI結合探測器提升廢棄玩具回收效率,展現中原大學以智慧科技實踐永續發展的亮點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