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爭取合理政策吸收 減緩虧損壓力

圖/顏謙隆

中油營運概況

中油受制油氣政策吸收,營運連五年虧損,累計虧損包袱已達691億元,逾半個股本,淨值更從2020年2941億元,縮水爲2024年843億元。在天然氣等政策任務投資持續,加上石化、油價延續趨緩發展下,財務結構危機引發關注。

中油董事長方振仁表示,去年政策性吸收736.65億元,年底付息負債約7,300億元,預估今年利息費用143億元。今年預算雖爲營收1.21兆元,稅後盈餘63.5億元,但若油氣吸收政策持續大幅偏離市場合理狀態,恐仍難逃虧損窘境。

爲此,中油正陳報主管機關自2026年起增資請求,改善93%高負債比之財務結構,惟營運虧損壓力仍需開源、撙節費用,積極爭取合理反映油氣成本,包括對汽柴油、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現行價格機制提出排除亞洲鄰國政策補貼因素等調整修正,盼獲部會補貼,舒緩沉重負債、虧損壓力。

方振仁指出,近年積極執行增加多邊貿易、提升多角化毛利與產銷效益、活化土地資產、提高轉投資效益,及工場節流、費用節約等方案,2022~2023年較預算數增加效益約150億元,去年增加效益約53億元。另,全面審視投資計劃,或將部分項目延後推動,降低資金支出壓力。

不過,中油2020年~2024年天然氣政策性吸收4,063億元,油品及液化石油氣政策性吸收1,515億元,爭取合理調整,適時反映進口成本,是減緩虧損惡化之關鍵。

方振仁說,亞鄰國家爲平抑油價漲幅,採取補貼及降稅等政策,導致稅前批售價偏低。中油已向經濟部建議「汽、柴油浮動油價機制」調整方案維持「亞鄰最低價」及「油價平穩措施」,但應排除其他國家政府補貼因素。

天然氣除伺機反映部分發電、工業氣價吸收成本;桶裝瓦斯、液化石油氣更多年凍漲,實需檢討現有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