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臺電碳費36億 虧損雪上加霜

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臺電、中油須分別繳納15億元、21億元碳費,恐增財務負擔。(本報資料照片)

排碳大戶明年就要繳碳費,監察院調查報告顯示,臺電、中油須分別繳納15億元、21億元碳費,但兩家已各虧損4229億元、691億元,恐增財務負擔。學者則指出,臺電、中油每年營運成本遠超碳費徵收額度,何況中油還適用2折優惠,繳納金額低,營運不受影響,呼籲仍應如期繳碳費,環境部也不應再開後門,降低減碳誘因。

碳費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起徵,根據《碳費收費辦法》,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需每年繳納,若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劃可適用優惠費率,依減碳目標的不同,分爲每公噸100元、50元2種。

倘被環境部認定爲「高碳泄漏風險事業」,可再採計0.2的「排放量調整係數值」,相當於碳費再打2折,最低每公噸10元。

監察院調查報告表示,臺電12廠碳排量9332萬餘公噸、中油5廠654萬餘公噸,以300元費率計算,臺電需繳納15億餘元、中油21億餘元碳費,然截至去年底,臺電、中油因近年國際燃油價格飆升、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未足額調漲產品價格,已分別虧損4229億餘元、691億餘元,再加上未來須繳納碳費,恐增加營運負荷。

臺電及中油已提出自主減量計劃,爭取適用每公噸100元的優惠費率,經濟部亟應督促落實執行,以達成2050淨零目標。

碳費審議會委員、臺大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則指出,以100元優惠費率計算,臺電需繳納5億碳費,然其營運成本每年高達6000億;中油因屬石化業,可再適用碳費打2折的排放量調整係數,估算實際繳納費用爲1.5億元以下,而1年營業成本1.4兆,徵收碳費不會影響其營運。

他也強調,當初碳費費率訂定早已考慮到對產業毛利率衝擊,環境部現在不應再開後門,以事業營業毛利不佳、碳費佔毛利比達一定程度以上等條件,開放更多行業別申請成爲高碳泄漏行業。

針對臺電提出自主減量計劃,規畫到2030年減碳2706萬989公噸,相當於減碳29%,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認爲,臺電推動綠電速度緩慢、天然氣接收站興建未做好社會溝通,導致建設延宕,其減碳目標可能達不到。